返回第十一章政治生涯(第3/6页)  琅琊墨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率为国家扩充兵力,稳固大后方,于是桓温在殷浩等人积极筹备北伐时,在自己封地实行土断,正度户籍,朝廷仿效,一时间,东晋也暂时收到大量兵源和财源。此时王羲之知道国家北伐之事实在必行,没料想又一次上了贼船,朝廷利用自己的名声来稳固自己的势力,羲之也眼看着桓温与殷浩有隙摩擦,劝告殷浩与桓温缓和矛盾,以大局为重,效仿战国蔺相如和廉颇,桓温在内,殷浩在外,唯有内外协和,国才安定,殷浩如今扬眉吐气的问了一句:“为什么不去劝说桓温?“

    王羲之真是又一次看到权利不仅滋长人内心的日益膨胀的,而且会夸大自己的能力,身居高位不代表就是你真是有与之相与匹配的能力,王羲之真的被折磨的不堪,下定居心再次离开建康这个乌烟瘴气的是非之地,像朝廷提出自己要去为地方官。

    人各有志,王羲之不会阻挡他人追求自己的显赫官宦之途,恰逢会稽王司马昱的封地会稽内史王述丧母,王述去职守丧,整个东晋依然重视保留着东汉儒家礼仪的守丧之礼。于是朝廷在司马昱的建议下让王羲之出任会稽内史。

    王述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王羲之视线里,虽然王述并不是琅琊王氏这一脉的王姓后人,但是他的出身正是之后与王羲之矛盾不断地导火索。王述(303年-368年),字怀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王述年少丧父,承袭父爵蓝田侯,出身太原王氏的王述与出身琅琊王氏的王羲之渊源颇深,因为在山东的儒家文化和世族崛起的年代,为了彰显自己世族大家的名门出身,开始追根寻缘开始认祖归宗家谱整理,琅琊王氏的祖籍出身于王祥王览两兄弟,而自己的父亲祖籍则是太原王氏同出一处王氏,家族的世代更迭让琅琊王氏在东晋声名鹊起,而魏晋的太原王氏已经开始没落,最重要的是大批北方土地沦陷在后赵异族石勒手中,偏安江左的东晋势单力薄而且长期处于君轻臣重的尴尬局面,数次北伐未果,在东晋琅琊王氏未南渡前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因为家谱之主有过不和的局面,每一方都觉得自己才是正宗王氏的代表,强烈的虚荣让他们明争暗斗,而当时的幼小的王羲之当时正处在被人嘲笑的境地,小时候的王羲之常年多病,时常昏倒的不省人事,身体羸弱也成了每年祭祖时被人白眼的问候,来自太原王氏的人时常与琅琊王氏走动,作为同姓同宗的两个王氏派系,家族间的貌合神离互相贬低时常发生,但是,当时的西晋朝廷任然苟延馋喘,而司马睿也只是琅琊王,琅琊王氏还未崛起,被人冷落的王氏小辈王羲之也是与王述见过面的,几乎是同龄的王述与王羲之有过摩擦,对于几岁的孩子什么样的摩擦会让王羲之记忆这么久远呢。

    作为来自心底的芥蒂王羲之虽然看山去小肚鸡肠,但是他为什么需要心胸宽广的与人好好相处呢,看不上的人不是因为自己有多高傲,而是有些宗亲我不与你深交,在同一个世界过着自己的生活,来自世俗的约束和舆论真的不是那么重要,王羲之的病症拿到现在说像极了癫痫,所幸王羲之长大后没有复发过,只是时常头痛不安,王羲之小时候的寄托就是在琅琊旧地府邸观赏自己家中池塘的白鹅浮水,王述作为客人在家长眼中也算是王逸少的玩伴,王述性子急,说话更直接,完全不顾及他人感受,一个孩子傻乎乎的憨直,一个孩子是心里内敛的不爱说话,王述嘲笑只有山野间的村夫才会喜欢白鹅,因为炖着吃比较香,幼小的王羲之第一时间就从心底讨厌这样的玩伴,而且当时的琅琊王氏比不过太原王氏,看着一些大人们趾高气扬的点评这个那个,王羲之直接选择无视,就给他们留下木讷少小寡言的印象,而且,自己患有癫痫毛病的事情他们绝对知道,这世上都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深深自卑感让王羲之开始厌恶亲戚之间的往来,更是讨厌同为王氏的王述那个傻小子。

    后来王述早年丧父,与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