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之“袁术的大将军”张(第3/3页)  小A短评三国风云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锺离,大获而还。既渡淮北,留书与术曰:‘足下恃军强盛,常言猛将武士,欲相吞灭,每抑止之耳!布虽无勇,虎步淮南,一时之间,足下鼠窜寿春,无出头者。猛将武士,为悉何在?足下喜为大言以诬天下,天下之人安可尽诬?古者兵交,使在其间,造策者非布先唱也。相去不远,可复相闻。’布渡毕,术自将步骑五千扬兵淮上,布骑皆于水北大咍笑之而还。”

    从这一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吕布发起的这一次攻打淮南的战争,组织性很强,目的性也非常明确,并不以占领淮南为目的,旨在教训一下袁术,劫掠而还。就像是高手过招一样点到为止。等袁术领兵赶来的时候,吕布已经率兵过江跑了,而且还给袁术留下带有侮辱性的书信,又再过江以后对“扬兵淮上”的袁术军队嘲笑了一番。

    表面上看这段记载整个过程非常像一个故事演义的桥段,不能不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这可能也是各种正史史书都没有将这一段记录的原因。然而从时间上来看,这件事应该正好就发生在公元197年袁术攻打陈国的时候,而吕布能够轻松的打到淮南腹地差一点就打到寿春,也说明当时袁术后方空虚,再加上袁术亲自率兵五千“扬兵淮上”的记载,都足以证明当时的袁术是仓促迎战,他的主力部队应该并不在身边。

    这样一来就可以解释陈国之战中曹操一来,袁术就大骇而走的原因了。他并不是应为惧怕曹操,而是听说吕布攻打淮南的消息以后,亲自率领轻骑回军往救淮南的举措。只是被以曹魏为正统的陈寿《三国志》理解成了惧怕逃跑。

    袁术率领五千轻骑离开陈国返回淮南以后,留在蕲阳的袁术主力部队以及将领们由于过度担心淮南的战况,搞得人心惶惶军心涣散,结果被曹操轻而易举的击败,斩杀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四将,张勋溃逃而走。据《三国志于禁传》记载,桥蕤等四将是被于禁围困在苦县,并最终攻破斩杀的。

    张勋逃回淮南后继续追随袁术,直到袁术兵败去世,张勋才与袁术任命的长史杨弘一起,率其余部投奔孙策,在路上被庐江太守刘勋所攻杀。

    张勋与桥蕤都是袁术称雄淮南以后所任用的重要将领,个人感觉他们都应该是淮南本地人,为袁术开疆扩土立下过汗马功劳,可惜袁术本身并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的领袖,也相应的导致这些追随他的将领们失去了生命以及未来。正应了一句老话,所谓时也,命也。

    小a斯蒂芬写于2018年5月4日。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