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之“益州牧”刘焉(第1/3页)  小A短评三国风云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董卓死后其手下有名望和能力接替董卓掌管西凉军的有五个中郎将,既是牛辅c董越c段煨c胡轸c徐荣。其中后三个直接投降了王允,剩下的两个人中呼声最高的是董卓的女婿牛辅,他又在与董越争权的过程中,先下手为强干掉了董卓的这个远房亲戚。本来牛辅很有可能成为又一个左右历史的重要人物,可惜他生性恇懦难以服众,虽然在与李肃的战役中取得胜利,却依然逃脱不了兵变被杀的命运。

    牛辅败亡以后,西凉军一下子群龙无首,也失去了方向。剩下的几个有点威望的校尉,都是雇佣兵出身,也没有什么大志向,本来他们打算解散队伍逃归乡里,却在贾诩的一番分析之后改变了主意。其中最主要的有六个人,既是李傕c郭汜c樊稠c张济c李蒙c王方。

    在小说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这一回中,李蒙王方因为不听贾诩的建议一意孤行前去与马腾韩遂厮杀,结果被少年马超刺死王方,擒住李蒙,随后李蒙也被马腾韩遂斩首。

    而在历史上,王方在跟随李傕c郭汜攻打长安城以后就下落不明,估计战死的可能性极大。而李蒙的死则与樊稠有关。

    在以李傕c郭汜为首的西凉军控制皇帝把持朝政以后,发生了一场西凉军内部的争权战争,既是前面提到的小说中的马腾举义。在历史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其实是这样的,董卓被关东义军逼入关中退守长安城的时候,曾经邀请马腾韩遂一起对抗关东义军,可是等到马腾率兵来到长安城的时候,董卓已死,吕布出逃,王允被诛,实际掌权的是李傕c郭汜等一些西凉三线将领。这一点当然是名门之后的马腾所不能接受的,估计李傕对马腾的态度也不太友好,据《后汉书》记载“时腾私有求于傕,不获而怒”,于是在长安城内几个朝中大员,侍中马宇c左中郎将刘范c前凉州刺史种劭c中郎将杜禀等人许为内应的怂恿之下,马腾就率兵攻打李傕。可是长安城防坚固,虽然得到韩遂的协助,依然久攻不下。而这时原本作为内应的几个朝中大员又泄露了身份,逃出长安城。李傕遂派遣郭汜c樊稠以及侄子李利与马腾韩遂的军队在距离长安五十里的长平观展开决战。马腾韩遂大败,向凉州败退,几个与他们合谋的朝中大员也先后被杀。樊稠与李利继续追击马腾韩遂,一直到陈仓的时候,韩遂派人对樊稠说道“天下反复未可知,相与州里,今虽小违,要当大同,欲共一言。”于是两个人并马交臂而行,笑语良久,他们说的是什么《后汉书》没有记载,但在《三国志》裴注引用《九州春秋》里的记载,韩遂对樊稠说道“天地反覆,未可知也。本所争者非私怨,王家事耳。与足下州里人,今虽小违,要当大同,欲相与善语以别。邂逅万一不如意,后可复相见乎!”这段记载虽然未必属实,但是个人揣测想来大概也是类似互相给自己留条后路的话,也是合情合理。于是樊稠下令退兵。可是樊稠的这一做法却给自己留下了祸根,因为李傕的侄子李利在回到长安以后把这件事密报给了李傕,李傕由此开始怀疑樊稠与韩遂马腾相互勾结,但是却因为忌惮樊稠的勇猛以及在西凉军中的威望,不敢轻举妄动。后汉书记载,李傕为了稳住樊稠,允许樊稠和郭汜开府,拥有官吏任免的权利,加上三公和李傕自己,当时共合开六府,导致了官吏任免频繁,朝政混乱。

    然而,李傕终究还是对樊稠不放心,终于设了一场鸿门宴,让外甥骑都尉胡封将樊稠刺死,而李蒙也受到牵连死于坐上。需要一提的是李蒙的死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均未记载,只在晋朝史学家袁宏的《后汉纪》中有一句“二月,李傕杀右将军樊稠c扶军中郎将李蒙”的记载。

    与马腾联合举事的几个朝廷大员,现记录如下:

    马宇,官拜侍中,结连马腾,约为内应,后谋事不密,出逃槐里,被樊稠杀死。其他事迹不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