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之“名将”徐荣(第1/3页)  小A短评三国风云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小说中,李儒作为董卓手下的第一谋臣,是一个戏份实足的角色。建议董卓先上表朝廷,名正言顺之后再进兵洛阳的是他;建议董卓废帝另立,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他;建议董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的是他;宣读废帝策文,并且鸩杀少帝,命手下勒死唐妃的是他;识破曹操献刀刺董的是他;建议迁都长安的是他,并且还在荥阳地方建议设下伏兵,以为董卓断后,使得徐荣顺利的击败了曹操。后来也是他预感到董卓的败局,并且多次劝说董卓善待吕布,可惜董卓不听,李儒也终于看透董卓并非命世之主,而发出了“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的感叹。吕布诛杀董卓以后最先想要除掉的“助卓为虐者”也正是李儒,最后他被自己的家奴绑缚来献,被王允下令斩首于市曹。



    不过令读者们遗憾的是,这些不但精彩,还充满谋略的故事,除了鸩杀少帝这一件事有历史记载以外,小说中其余所述皆是杜撰。



    李儒,字文优,生卒年不详,曾是拥护少帝刘辩的重要朝臣,官至郎中令,却在董卓进京后倒向董卓,并且成为鸩杀少帝的侩子手。董卓败亡以后,李儒并没有死,并且在王允被杀,李傕郭汜掌控朝政以后,继续充任要职。直到公元198年李傕被曹操打败,李儒也就此下落不明。



    李肃,与吕布同郡,官至骑都尉(小说中为虎贲中郎将),与王允吕布等人一同参与了谋刺董卓,并且最先“格卓”使得董卓“伤臂墯车”。从关于李肃的历史记载来看,字里行间透漏出来李肃对董卓的怨恨与气愤之情。究其原因应该还是没有得到董卓的重用,“不恤下士,吝惜封赏”这也是董卓最后败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董卓死后李肃跟随吕布,在奉命讨伐牛辅的陕县之战中作战失利,败走弘农,吕布以此为由将李肃斩首。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认的《三国演义》的前身《三国志平话》中,李肃为飞将军李广的后人,而且与吕布齐名,亦有万夫不当之勇。



    牛辅,董卓的女婿,官至中郎将。在董卓将兵进京的时候,将主力部队托付于他,分兵屯陕;董卓迁都长安的时候,又命他与董越c段煨分兵屯驻安邑c华阴c黾池一线“以御山东”,可谓信任有加。在董卓死后,牛辅也顺理成章的成为西凉军实际的领袖,可惜他是个不中用的酒囊饭袋,而且生性恇怯,又迷信占卜相术,每当有人来投奔他,总先要让筮人占卜相面一番才能决定见与不见。与牛辅同为中郎将的董越来投奔牛辅的时候,就是因为筮人的占卜得了一个“兑下离上,火胜金,外谋内”的凶卦,而将董越即时杀死的。估计正是他的这种难以服众的性格和行为,不但在讨伐白波贼的战役中作战失利,最终还得来了众叛亲离的下场。据《三国志》记载,一天夜里,牛辅军营中有一些士兵发动了叛乱,军营大乱,牛辅大惊以为所有的兵将都背叛了自己,于是带上金银财宝,与平时交好的胡赤儿等五六人一起“逾城北渡河”而走,半路上胡赤儿等人贪图牛辅所携带的财宝,将牛辅害死斩首送往长安。而在小说中胡赤儿也没有得到好的下场,在将牛辅的头颅献给吕布的时候,一个手下将胡赤儿出卖,说出他谋害牛辅夺其金宝的事实,吕布大怒随后将胡赤儿杀死。估计吕布也是为了这些财宝吧!



    不过在历史上并没有胡赤儿这个人,却有一个与其事迹相符合的“攴胡赤儿”,有人考证“攴胡”应该是“支胡”的误写,本意是月支胡人的简写,“攴胡赤儿”指的应该是一个叫做赤儿的月支胡人。



    在李傕c郭汜攻入长安城的时候,有五位大臣死于国难。



    种拂,字颖伯,河南洛阳人。担任过司隶从事,宛县令。当时,南阳郡吏喜欢在休假的时候在闹市游戏,为百姓所患。种拂每次遇见都要下车劝导,使他们感到羞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