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出征(第1/2页)  致命烈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四个大字依然高高悬挂在关楼上,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入收关将领的耳朵里,立刻习惯性的趴在城垛上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当他看到队伍前面帅旗上的大字,立刻紧张的大声喊道:“开关,李如松大将军出关”当关门打开,数千明军呼啸而出,曾经在黄河上出现的那位大将军李如松也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而这一次,他不仅仅是军队的最高统帅,更是一个攸关两个国家命运的人物,如果他的大旗使得山海关守将紧张无比只是因为官职,那在朝鲜的倭寇紧张则不是如此了,他的到来,表示作为东方世界主导者的大明帝国即将在与自己最亲的藩属一一朝鲜的土地上,掀起一场暴风雨

    “驭前方何人,赶快让道。”李如松部前军士兵忽然停下对前面迎头而来的一堆人说。

    听到声音的权辙撩起马车门帘向前面的部下询问情况,部下遂告知是天朝军队,看将旗最少也是个总兵级的将军。权辙听罢不敢怠慢,着即下车前去拜问:“朝鲜国领议政权辙奉命进京,向朝廷说明粮草问题,不知尊上是天朝哪个衙门的。”权辙说。

    “这是李如松大将军的队伍,赶快让道。”兵卫向权辙不耐烦的喝道。

    “怎么回事啊?一个刚劲的声音突然传来,话音刚落,李如松便骑着马过来了,卫兵恭敬的向李如松解释,李如松听完又说:“商量什么粮草,内阁已经给了我指令,此次调兵,包括粮草在内的一切事务均有本帅负责,完全自主,粮草已经在押运途中了,你不必进京商议,所有军务尔等无需过问,让你的人把路让开。”说完,李如松骑着马在前,队伍直冲而过,权辙的人还未得到命令,见状就把道路让开来了。权辙身旁的人小声去问还要不要去京师,权辙板着脸气愤的说:“没听见大将军说吗,还去什么去。”说完,拂袖而去,上了马车调头跟着李如松的队伍去了。

    “小西君,李如松大将军统领的大军已经集结完毕了,在下认为和谈应该尽快促成,否则天兵一但到达,恐怕你们就要被赶下大海了。”沈惟敬对小西行长说。

    “大名,探子回报,宁边附近大批明军过鸭绿江了,号称七十万大军。”旁边的一名倭寇参将对小西行长说。

    小西听完,心里惊恐不安,赶忙向沈惟敬问:“大人,不知天朝如何才能退兵。”

    “我天朝大军劳师动众,据不是为了来这里游山玩水,大兵即至,生灵涂炭在所难免,不过我大皇帝陛下念及天下苍生,故尔等照天朝要求去做,事情还是有转机的。”沈惟敬说。

    “不知天朝现今有何要求,我等如何去做天朝才能撤军。”小西赶忙回答。

    “条件嘛,大致还是那些,第一,你们必须全军撤出朝鲜,这是一切的前提;第二,呈上谢罪降表,释放不你们抓走的朝鲜王子与大臣;第三,天朝大军不能如此说来就来,说走就走,途中的粮草军需你们需要赔付。”沈惟敬冷冷的对小西等人说。

    听到这话,小西已经被惊呆了,转头看着部下们,众人更是大眼瞪小眼,完全不知所措,突然一个幕僚把小西拉到帐外说:“大人,不如先答应他,先忽悠天军撤退,或者让他们放松警惕,然后伺机奇袭。”小西听完连连点头,随即回到帐内对着正在细细品茶的沈惟敬一口答应了全部条件。沈惟敬大喜,起身向小西等人施礼,取纸笔立了草约,二人在上边签下自己的名字,沈惟敬高兴的带着草约与随行人员往北奔去,小西站在大营前目送他的离去,直至沈惟敬的背影彻底消失

    辽东鸭绿江边,旌旗招展,沙尘飞扬,三万大军集结待命,李如松站在高台之上,向众将大声说:“将士们,百余年来,倭寇骚扰我东南沿海,已成长久之患,今日,又期我藩属兄弟,是可忍孰不可忍,今陛下天威,誓要严惩倭贼,新仇旧恨,我们就跟他们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