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Sect. 297. 轩龙难宁(1)(第1/3页)  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蔡。皇帝行宫。

    又一次御前会议。皇帝紧皱眉头坐在御座上,默然听着臣属们议论。在坐的,是行营全体高级将领和朝廷的高级文臣。

    营寨积水状况和粮草匮乏状况稍微得到了缓解,然而,重新发动的攻势显得力不从心。王师从去岁十一月底至今纠缠了四月有余的征淮突破点、进军大本营寿春,仍旧没有被成功撕破哪怕一道口子。刘仁赡所率领的南唐军民的坚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接下来的棋,该怎么走?

    战将们都在拧着眉头思索,文臣们开言了。范质说,淮水一开涨,到落下就得磨耗好几个月功夫,陛下没必要在这里跟淮水纠缠,不妨先行旋师,留下一部分将领继续攻城,并继续向淮南腹地深入。李榖道,这也是个办法,陛下回到京师,还能针对前线的匮乏调度人员物资,排布出更好的方案来攻伐。王溥补充道,陛下幸淮南日久,朝中上下久违圣颜,恐怕难以心安。……

    皇帝认真地听着他们的建言,并没有应答。随军的宰臣们显然私下达成了一致,希望他在战争遇到挫折之际急流勇退,将进攻型战略收缩为稳健保守型战略。关于这一点,他不是没想过,但难以认同。正如他在对李伯玉的诏书中所说,他是敬告过天地祖宗、背负着朝野的巨大期望而出征的。开战以来,已经填进了那么多的人口和钱财,他不能就这样空手而归,将巨大的战争包袱扔给自己的臣属去扛。

    这当儿,一直没开口的李重进揖道:“官家,臣倒以为,除了寿春,濠州也可作为征淮基地。目下武行德已经在攻濠,陛下不妨东幸,对外声言寿州已破。濠州得知此消息,必定军心涣散,如此濠州可望速下。拿下濠州,再反过来逼迫寿州,应当比目下单攻的成效要大得多。”

    皇帝目光一跳,显然对这个计划大感兴趣。寿春就是个无底洞,他为什么一定要填呢?他为什么不能跳过它,让周边大势将它压塌呢?皇帝让李重进详细说出自己的计划,又交予大家讨论。最后,皇帝批准了这个方案,决定翌日率船队乘风扬帆,顺流东幸,留李重进等主持寿春攻战。

    船,自然是各次战役缴获的江南战船。它们一直系缆沉碇在淮水边,现在大部分终于要派上用场了。至于水手,一半是被留用且还活着的江南水手,另一半则是从王师中选拔出来的士卒—他们中的少数人有渔家经历,多数人则是现学现卖的。

    是夜,君贵特意将李重进召到自己行宫,私下对他进行了一番嘱咐。

    君贵察觉到了逐渐在军士中弥漫开的一股绝望之气,要求重进在自己移驾后及时鼓舞士卒,不要因眼前战事的迁延而气馁。君贵更体察到了李重进本人心中的疲惫,和言道:“三哥,昔年先帝攻打河中府,光围城就围了一年有余。咱们这才围了几个月?寿春孤城,得不到外援,早晚兵尽粮绝,咱们便是不打,围也围死他了!”君贵如此说,不仅是给李重进打气,更像是给他自己打气。

    李重进微微叹口气,又勉力振作道:“官家说得是,这个道理臣明白。”

    “三哥,留在寿春的这些战将中,你是为首的。你要约束好他们,与他们精诚协力,同心作战。可别学金陵那帮人的样子,敌人没打成,自己内里先乱成一锅粥。”“官家放心,臣一定会带好他们的!”

    君贵诚恳地看着他:“抱一已经被我放出去打野战了,三哥,在我心里,我更希望你比他早立功勋。”李重进的笑容带上了一点苦涩:“是,臣必竭尽全力,争取早日拿下此城。”

    寿春东南方五百余里。瓜步镇。

    南唐齐王李景达和监军陈觉所率领的两万援军主力,从江宁府出发横渡过大江,抵达了距离六合镇以南二十余里的瓜步镇。陈觉命令全军建立起营栅,在此地屯驻下来。

    这个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