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得风0014(第2/2页)  风中舞风的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0世纪70和80年代,我的当小学教师的堂叔,曾多次给周村鲍家庄村委会写信,打听周村的鲍家的辈份排序,但由于没有具体的收信人的姓名之故,信也就成了远去的黄鹤了。

    家谱被烧了,两人的争吵也结束了。后来两人都觉得有愧于家中的后人,争吵暂时平息了很长一段时间。

    国之不幸,民之家能幸,实非易事。

    尽管19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国可谓多灾多难,但一个民族的延续,靠的是若干个平民的家庭的延续而维系的。

    1899年,已成家多年的鲍金福,有了他的儿子——鲍宪文,随之,老三c老四的孩子也一个个的接连在孤家子出生了。在几个孙子出生没几年后,鲍德山和媳妇在孤家子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岁月。

    我的父辈们对于他们的祖父们的记忆是模糊而惨淡的,除了前文讲述的生活经历外,到了我们这一辈,只知道鲍金发c鲍金福c鲍金升c鲍金财四人,直到在1912年前后,全家迁到了今天的jl省西部的土岭县的八家于屯,当时,只有痴呆的老大——鲍金发还健在,并且,随着继续北迁的家人来到了今天的居住地,死后,葬在了今天鲍家祖茔的旁边。

    鲍宪文是鲍金福的儿子,宪文秉承了父亲的天性,为人老实厚道c不善言辞,一生以种地为业,勤俭持家,尽管是个农民,没有上过学,但教育子女c治家却极其严格。

    历史进入20世纪后,东北的开发,如火如荼,但由于大清国力日衰,为了支付赔款,尽管大清放开了各种民间兴业的限制,注重开源节流,但因连年战争和历史欠帐太多,寅吃卯粮早已司空见惯,由此不得不加大对百姓的搜刮,弄得生灵涂炭c民不聊生,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为了活命,许多人背井离乡,甚至不惜铤而走险c落草为寇,当上了胡子。此时昔日富饶膏腴的关东居然也出现了很多胡子,并且匪患一天比一天严重,民无宁日。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