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水流地处(第1/2页)  冷眼社学二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这事儿的社会影响力都是实在太大,不由得身为校长的曾来齐不去进行一番深入地思考:师生关系为何发展到如此势同水火的地步?不说别的,仅就事件的恶劣程度就可以准确地推断,这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个案——学生已经开始拿老师——更何况是班主任的眼睛说事儿了——这学生是要对教师的怨怼之情发展到何种境况才可能下此决心并行如此决绝之事?看来,重新鼎定校内的师生关系已是势在必行的大事儿。

    然而,这事儿想想简单,但是该从何处下手进行处理,却难于找到dá àn:显然,学生以如此粗暴的行为来对付自己的老师,那绝对不可能只是图一时之快,他们或许更有可能的是一种具有自我保护性质的报复行为?如果是这样,那么简单的严惩学生“以正视听”,可能真的是很难从内心深处折服于他们;可是,要是从教师身上找问题的根源,无疑,即使自己将事情处理得无论怎样到位,最终也会激起部分老师的强烈对抗。事情往往如此,挑刺谁都在行,被挑终归别扭。

    作为校长,曾来齐感到,绝对不能让这种情况再行发展下去,可是,这事儿的“刹车”又在哪里?曾来齐甚是茫然。这个时候,曾来齐真的希望能有一个人在他背后给自己指点一条明路,让自己能够轻灵的化解开校内师生之间这业已恶化到势同水火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完全对立了,怎能培养出健全人格的人?

    对于曾来齐来说,最为简洁的办法当然是前往求助自己那“老谋深算”的老爸,可是,曾来齐不能:一来c老爸最近的身体状况实在不太好,经不起太多的劳顿;二来,自身也是该承事儿的时候了,总不能永远将自己的担子撂给年迈的父亲吧?自己不能永远只是从他那儿求取“锦囊妙计”以解不时之需,也或,父亲本身也并不是一个声叫声应的“锦囊”——只要自己需要,他随时就有适合的“妙计”储备,而且话说回来,即使他有,自己也不能依靠他一辈子吧。

    按照惯例,曾来齐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典型引路”的方法——找两个校内学生口碑较好,与学生关系融洽的老师讲一讲处理好师生关系与搞好教育教学的重要联系,以期引起全体教师的警觉——自古“响鼓不要重锤”,何况是老师呢!

    可是,当曾来齐跨入第一位教师的门槛之后,就再也没有信心将自己的这个计划执行下去了的力量了:这位教师据说是本校和学生关系最融洽,而且也是在学生中具有相当威信的教龄近三十年的老人儿了。可是,当曾来齐向他说明来意后,对方竟然表现出了少有的对人至冷淡的表情,而且还情绪激动的向曾来齐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曾校长可否知道我的职称现在是几级?可否知道本人已经有几年没有在你们学校的光荣榜里现身了?你们几时在意过我们这些只能和学生打交道的教师的声音?”

    曾来齐被他一通狂轰乱炸几近搞晕了。是呀,这老师无论学校怎样风云变幻,连年工作业绩无论班级管理还是教学成绩更无需说学生口碑都很是不错,可是,就是与教师当然更重要的是校委会几乎不予靠近,每次只要评先表模自然没他的事儿——谁给他提名呢?人家提名都是“患难相顾”的,他就只顾着教他的书,上他的课,管他的学生,谁会和他“换手抓背”?以至于时至今日竟然成了学校职称几近最低的人。这一下,曾来齐似乎突然明白,那些在学校默默无闻的教师不是教学能力,也不是师生关系没上来,而是“师师交换关系”没有鼎定起来。这也就是说,自己所主持的学校在舆论导向上至少可以说还是有着绝对偏颇的地方存在的,而正是这些偏颇,使我们的有些教师根本不会去在乎学生的感受,更不去听学生的声音——他们只会在乎自己的小集团乃至于与校长的关系,因此,有些老师就此最终滑向学生的对立面,那就自然不为奇怪的事件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