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朝为田舍郎(第1/3页)  北朝世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方仍旧是北方,虽然一江一山之隔,南北还是因为秦淮一地,断绝了整个时代的交流,不论是天气的,还是南北朝堂之间的。甚至于南北世人的想法,也随着那东去的大江,隔绝成了两个人家。



    徐家的老祖宗自感天命不多,是多多培养下一代的人才的时候了。



    人老了便是如此,曾经的狗子不太懂老人的想法,总觉得老人老了,便成了孩童,喜怒有的时候就挂在脸上,况且人老了,也未必事事皆通,现如今梁武帝萧衍,不也行将就木,垂垂老矣。并且,他对民间俗语说的什么“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一说完全不感冒。



    不过如今方知,这种家族传承的甚至大于升官发财,执掌天下的那种渴望。老人家对于身体力量的衰弱和生命的流逝很是清楚,所以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子孙的身上,也实属正常。怪不得袁绍的父亲临终前含恨说:“竖子欲灭我家耶!”



    从这种历史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来,做了皇帝的世家,有如曹操c袁绍,他们后代的命运都是那么的凄惨,有的甚至不得不隐姓埋名,或改变族姓来躲避以后的追杀。



    如果是家族,便如五姓七望一般,曹魏倒了他们还是世家,元魏灭了,他们还屹立不倒。甚至后来的北齐被平了,国朝州郡的官员,还是得由他们任职。



    “今日踏青春游,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从我先祖春秋之时便已经形成习惯。你们且来说说,这祖先为何要在这二月(农历)以后,才出来踏青?”徐家的祖宗眼睛微微眯着,似乎将干瘪的身子藏在皮毛袄中,很是惬意。那宽大的座椅下放置着一个温热的火炉,炉用铁铸的,弄起来颇费力气,不过用起来效果很好。



    踏青春游,自古便是人们的娱乐之一,秦人喜好郊游,春天草长莺飞,而不知何时传出来的纸鸢,也正是这个时节,最好放飞的东西。由于人们多向往青草绿地,故称之为“踏春履”。



    不过在时间上,各地都有各地的风俗,从正月到三月,各不相同。说到关中,则大抵多三月青葱出游。说的三月是农历,其实已经四月过中了,这样的日子,也的确是好日子,满目的青葱,再配上路边扎眼的男女同袍



    狗子撇过脑袋,看着路旁的男男女女,没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徐家祖宗的意思很明显,这个时候不说话,便是最好不过的。



    徐平有点嗫喏,毕竟未经人事,性格内向却心怀热枕,慌乱之中还掉了手中唯一象征他风流倜傥的羽扇。



    不过狗子捅了捅徐平的后腰,还是硬生生给他的声音从嗓子里逼了出来。



    “先祖以为,一年之计,皆在于春,恰如少年,正是人生最好时节!”徐平垂着脑袋,仿佛犯了错,引得狗子唏嘘。怪不得天下才人怎么没有这小子一份,这蘑菇劲儿,也是没谁了。他日如若从政,这种蘑菇能堪大任?怕是还没等说话,事已经晚了,虽然知觉无双,也不能如此羞涩拖沓。



    徐家祖宗却很是开心,并非没看见狗子的小动作,只是越发欣喜两个少年的天作之合。



    又问道:“那你们两个,可有什么志向,想表达在这天地之间吗?”



    狗子无需赘述,其实也不用过多证明自己,今日要提的,便是世兵的身份。无他,只是想知道一些关于世兵制度的消息。



    世兵制虽然断断续续,但却陪伴中华文明走过了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从齐桓公开天下世兵开始,一直到晚清还在沿用。



    起初狗子所在的村子都是北魏世兵制的征用范围,也正因北魏任用汉人,所以才有了这北方的半壁江山,自然,也失去了北方六镇的信任,失去了根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