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95.垄断半个中国的脚下生意(第1/5页)  我的城市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学习一个链接。

      一群阿拉伯后裔,何以垄断半个中国的“脚下生意”?

      经济之声笑傲江湖2018-05-15

      高掌门讲述晋江鞋的故事

      来自经济之声笑傲江湖

      01:2621:30

      笑傲江湖,我是高莉

      大宋年间,一群阿拉伯人沿“海上丝路”漂到福建泉州。这群阿拉伯大叔在中国开枝散叶,孕育出赛典赤·赡思丁这位杰出元朝政治家。

      元末明初,江山易主,赡思丁的后人流落到晋江陈埭。他们隐姓埋名,只求避祸,又不忘先祖,取其名尾音“丁”字为姓。这成为今天福建晋江“丁氏”一族的由来。

      600年后,“丁老板”们占据了中国体育运动品牌的半壁江山。

      1

      “晋江板块”成为“中国鞋都”的产业名片

      晋江陈埭镇,以前就是个穷得冒泡的地方。贫瘠的盐碱地使得“山上长石头,地里种地瓜”,干什么都不灵……

      偏偏这里又激荡着荷尔蒙过剩的蓬勃气息:因为人多地少,所以械斗成风。如今的晋江,有“中国武术之乡”的美名。“爱拼才会赢”正源自于此。这么猛的劲头用来做生意,有什么买卖做不成?

      1979年3月,一位叫林土秋的陈埭村民无意间创造历史。他召集14位海内外亲友,凑钱办了家鞋帽作坊,敲出第一双“晋江鞋”。重要的是,很快赚到了大钱。

      △晋江早期制鞋工坊

      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惊着了。“他能赚,我也能!”制鞋声“叮当”就此响起,鞋作坊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靠种地、打鱼、吹唢呐过活的丁建通,也凑了2000块,整了个鞋作坊,还把“别克”汽车的牌子拿来用了好多年。20年多年后,曾经“吹唢呐的阿通”,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惹得通用汽车找上了门。

      △丁建通

      “别克”自然不能用了,于是改叫361°,公司交给了女婿丁伍号。

      1987年,初中没念完的丁水波刚好17岁。靠着卖冰棍攒的500块,又在山上砍倒棵大树、自制了张鞋台,丁水波和两位拜把子兄弟成立了“三兴”。丁水波狠劲十足,批发商一分钱没给,他就敢把全部家当发到成都荷花池代销,最终一炮而红。

      △丁水波

      但2018年初,一位阿里码农穿了丁水波造的鞋去相亲,结果惨遭拒绝,轰动全国。这家公司,正是“特步”。

      和丁水波同岁的丁世忠,17岁那年却离开了晋江,背着父亲手制的600双鞋独自到北京闯荡。他一无所有,唯有少年的坚韧和锐气,成功把晋江鞋摆进了富丽堂皇的王府井商场。4年后,少年大赚20万荣归故里,在三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