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登基受禅(第1/6页)  大唐双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次事后,长安平静了一些时日,李世民见闲暇难得,便时常带着长孙舜华骑马郊游,眼下已入冬,虽无甚景致可赏,但难得私下相聚,是以二人竟也兴致盎然,景倒未看了多少,全把时间浪费在忆古望今、闲话家常上,诉不尽的甜情蜜语。直到来年开春,义成公主突然从突厥亲自来长安,大家才又重新忙了起来。

    那天,义成公主见了杨侑之后便赴唐王府参加了李渊的宴请。

    “唐王力保朝廷,功在社稷,本应早该来祝贺才是,如今迟了,还望唐王大人大量,莫放在心上。”义成公主心不在焉地看着庭中的歌舞,对李渊说道。

    “公主言重了!此为老臣之本职所在,何敢谈功劳二字?公主折煞老臣了!”李渊言语中颇为谦虚,只是已没了过去的诚惶诚恐,如今,他也不需要再担惊受怕、假装效忠了。

    义成公主看在眼里,心下悲戚不已,真是世事无常。她原本奢望李渊进逼长安只是除奸扶忠,却没想到等来的是杨侑登基、李渊自封唐王的消息,而她最为挂念的兄长杨广,竟这样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所谓的“太上皇”。义成公主等来等去,始终没等到李渊派兵去江都救驾,所以今天终于按捺不住亲来提醒李渊,说是提醒,却也是几分哀求。

    “唐王受之无愧,义成理当拜谢。”事已至此说之无益,义成公主浅笑一声道,“只是杨、李两家名为君臣,却也是表亲,实为一家……如今我二哥……太上皇……身陷江都,还望唐王能念丝毫血亲之故,早日派兵平叛救驾,此为再生之恩,义成代杨氏一门感激不尽!”说完便起身走到正中就要向李渊行跪拜之礼。

    李渊赶紧把义成公主扶住,一面言自己受不起公主大礼,一面向义成公主解释,他早已有此打算,只是中原一帮逆贼,尤其是瓦岗,非寻常之辈,骁勇之将层出不穷,确实要细细筹划才行。

    “那多谢唐王大恩了。只是要筹划到何时呢?可否给义成一个期限?老实说,这些年义成一直食不安寝夜不安寐,只望唐王哀怜一二,好让义成安心。义成从此后定日日吃斋念佛,为唐王祈福万安!”义成公主知李渊是托词,索性就直接挑开了说。

    “这……”其实李渊从未打算出兵江都,义成公主这一问,他实不知从何答起。早在半月前,随从杨广一起在江都游幸的近臣宇文化及就曾派人暗中向李渊传信,大意是,李渊为当世群雄之首,愿与李渊结交,只要李渊大军逼近,他宇文化及便将杨广拱手相送,成全李渊为天下除暴之大义。李渊一见信便猜到宇文化及也想趁这乱世自立旗杆做一番大事,但又不知该如何处置杨广,所以有意推给李渊。李渊才不会上他这个当,仅装模作样地回了封信,大为吹捧宇文化及一番,却对宇文化及提及之事半字不谈。

    至于宇文化及为何想起先与李渊传信,倒真是有些缘故。当时,李渊得了长安之后,一次偶然机会,遇见宇文家留在长安的小妹静姝,一时为其所迷,遂纳到自己身边,宠爱异常,其他妾室无有能与其比肩者。长安与江都虽隔千里遥遥,宇文化及还是听说了此事,他一面恼怒李渊不经自己同意就要了妹子,一面又窃喜能与李渊成为亲家。故而才有了那封信,孰料李渊根本不理睬他。

    “父亲,自陛下登基后您就命我们好好筹划如何剿灭诸贼,迎太上皇还京。现在儿以为已准备万全,正要向父亲禀报,却正赶上公主驾临,是以耽搁了。如今恰提起此事,儿便一并禀告,请公主、父亲安心。”李建成忙起身代李渊答道。

    “确实准备万全了?”李渊如释重负,假意问李建成。

    “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也十之八九。请父亲准允,儿愿亲率大军东征,为公主解忧,为父亲排难!”李建成话音刚落,李渊顿时震惊万分,义成公主却心中暗喜。

    “父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