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长安□□(第1/3页)  大唐双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过了一两天,李渊、李建成、李世民商酌着,大军不宜在渭北耽搁太久,故而瞅准时机,分兵渡过渭水,浩浩荡荡围攻长安。他们精心做了周密部署,原以为会有一场恶战,不曾想也只是些不成气候的小打小闹,甚至还有城门守兵厌战不已,居然罔顾主将命令,主动开门投诚,除了东、北两城门还算有过一两场激战之外,大抵都是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直捣皇城,隋帝杨广留在京城的美女珍玩等尽被李家父子据为己有,或赏赐功臣,或充作□□。

    不过,为了彰显天下为公之心,李渊父子特地颁布法令严肃军纪,是以当大军进得长安时,集市如旧,毫无慌乱之象,百姓们也都各安其命,仿佛这外面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一般。同时,李渊父子还召集群臣,力陈杨广宠信奸邪、奢靡荒荡、上不安社稷下不存万民、好兵以争名多动以费民等诸多罪状,慷慨陈词,飞扬激昂,并向天下人表示为匡扶朝纲,去污纳清,遂拥立杨广之孙杨侑为帝,尊杨广为太上皇,共图中兴,再造清晏盛世,而群臣百官,凡忠俭清正之士皆官职不夺、俸禄照旧,一切一如从前。

    但话虽如此说,可留守京城之百官谁不知道天地已换,李渊已是无冕之王。他们有的感叹世事如局,有的早已视作稀疏平常,除少数几位还念着隋廷恩典奈何力不从心唯有称病隐退之外,大多都随波逐流,向新朝效忠。纵是杨侑,虽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可也明白自己不过是个傀儡而已,奈何力微势薄,也只能任由摆布,过一天算一天。就在他刚登基的当天,就遵从李渊的意思,下旨大大表彰了下李渊父子的忠诚仁善,并晋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尚书令,同时封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秦国公,李元吉为齐国公。

    而李世民也不忘对房玄龄的承诺,多次向父亲进言,希望父亲委以重任。李渊只好再次召房玄龄奏对,可依然如上次一般,并未看出其有特别的过人之处,而其软绵绵的性子着实让李渊讨厌不已,但碍于是自己的儿子举荐,虽不曾明表不满,但也在事后否决了李世民的提议,只说“世民你向来文事不精,此人文采不错,又算得上博学,正好你就留在身边,作为老师好好教导教导你吧”。话既已至此,李世民也不便再说,只好低头应了,却心里始终觉得愧对房玄龄,自然少不了多加礼遇。

    殊不知这倒正遂了房玄龄的心意,他思忖半晌,索性一并把杜如晦引荐给了李世民,同时给薛收去信,谁知薛收却答“知人知面难知心,兄长不过是初识,数面之间怕难一窥究竟,小弟还是想再等些时日,若果真如兄长所言,小弟到时再投不迟”,房玄龄虽不解其意,但也不便勉强,只好由他。

    自此后,房玄龄、杜如晦二人便常年居住在李世民府中,而长孙舜华的兄长长孙无忌以李世民妻族之故,也常来府中做客,他也是饱学之士,自然常常与房、杜二人辩论畅谈,偶尔李世民有空也会加入进来,如此一来,几人更是投契。

    且说长安之势,虽新朝过渡还算平顺,但一山不容二虎,天下只有一个,群雄岂肯眼睁睁地看着李渊坐拥长安,挟天子而令天下?只是雄踞中原的窦建德、刘武周、李密、王世充等人或未来得及西顾,或碍于山川之险难以一马平川,或互相倾轧战事胶着,倒是同在关中起兵,且已于秦州称帝的薛举仗着相邻,就在李渊夺了长安不久,亲率十五万大军进逼长安,号称二十万,意欲一举灭之。

    其实这薛举早于李渊起兵,早就是关中一霸,也和李渊一样,都存的是夺长安令天下的想法,而且薛举大本营就在关中,与李渊的晋阳相比,距离长安算得上是咫尺之遥,可不知为何,竟一直拖着计划不行动,直到拖着李渊成了长安的主人。薛举闻此怒不可遏,再也顾不得许多,就亲率大军来攻。

    面对来势汹汹的薛举,李渊不敢小觑,马上派出李世民出战迎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