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7 章(第1/4页)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迟迥尚未谋反,但反相已现;而杨坚却让韦孝宽前去代替尉迟迥的相州总管之职。这明显是把韦孝宽往火坑里推。

    不过什么事难倒过足智多谋的韦孝宽?

    韦孝宽带了数人前往邺城,他也知道这一趟凶多吉少。这时,他先以老病作为借口拖延行程。这一路越走越胆寒,各种蛛丝马迹已表明尉迟迥必反无疑。

    最后,他终于得到了尉迟迥造反的确切消息,无论如何也得逃离了,便立即南下。一路下来,他将经过的重要路桥全部毁掉。每到一驿站,便将驿站里的马匹全部驱走,然后吩咐驿站:蜀公(尉迟迥)将至,宜速备酒食款待。

    如韦孝宽所料,后头的追兵果然快速追来尉迟迥派了大将梁子康率领数百骑兵猛追而来。结果一到关键路口,桥路皆断;一到驿站,又无良马可换。再加上驿站供奉十分丰厚,好久好ròu地招待,追兵们所经一处便停留一回。韦孝宽靠计谋安然逃出生天。

    而今天韦孝宽成了杨坚任命的大元帅,率关中大军要和尉迟迥真刀真qiāng地干一场了这两老头加起来,年龄都超过一百四了。

    虽然高欢、斛律光一代名将最终都败在韦孝宽手下(一被气病死,一被冤死),可对于尉迟迥,韦孝宽并无十足把握。他虽然打了一辈子的仗,可这回是第一次当大元帅。以前,他是出主意的,而今天他要拿主意了。

    尉迟迥手下重兵不下十万,多是关中精锐,虽然父母妻儿俱在关中,可却心甘情愿为尉迟迥卖命。

    而韦孝宽手下的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虽名义受他指挥,可都首鼠两端。对他们而言,实力强的一方才是最好的选择。他们虽在韦孝宽的营中,可对尉迟迥送来的金银也照收不误。

    由于沁水暴涨,韦孝宽和尉迟谆(尉迟迥的儿子)的部队隔水相持,等待进攻时机。韦孝宽给杨坚捎去密信,希望派人解决军心不齐的问题。这很难办,这三人也是猛将。在杨坚入主中枢之前,大家差不多平起平坐。如今,杨坚靠着挟持天子之威,众人才听命于他。

    如果,杨坚逼得急了,这几人完全可以临阵倒戈;管得松了,打仗时又不肯出力,不利于士气。很是为难。

    为了使军心不致涣散,在李德林的劝诫下,杨坚决定派一重臣前去监军。监军的作用便是盯着那几个三心二意的人,既给他们压力,不至于出工不出力;又要安抚,不至于临阵逃脱。

    可谁适合担任这个角色呢?

    杨坚本要派自己的老朋友崔仲方前去监军,此人文武兼通。可老崔一口推辞了我父亲还在山东(沦陷区)呢,我去了不是把他放火上烤呢?

    又找了刘,结果这家伙却有自知之明:我没打过仗,就免了吧。一口拒绝了。

    又找了郑译。郑译说:我母亲年纪太大,我可是孝子,我得留家里照顾她。

    疾风知劲草,关键时刻,这几个狐朋狗友全指望不上,杨坚很是忧愁。时间不长,来了一人主动请缨的高。高本不是杨坚的备用人选,这回纯粹是他毛遂自荐。

    与前三人拿那些小事推诿不同,高立即上路了。家中的老母亲也没有去辞别,只是派人告知了一声而已。

    对杨坚而言,这场是生死之战;而对高而言,能不能扬名立万就靠这场战争了。事实证明,高的到来非常管用,营中三心二意的人没了。

    由于高已在沁水上架桥,尉迟谆见已不能阻拦敌方大军北上,便心生一计决定稍微后撤,打算等到韦孝宽半渡之时,发动突然袭击。可是韦孝宽的反应比他想象得还要快,在他后撤的同时,韦孝宽立即擂鼓,全军奋进,趁机渡河,没有给尉迟谆任何偷袭的机会。

    大军正要继续前行的时候,高突然说:慢,等我办了这事再说。

    他下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