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6 章(第1/4页)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顽石的原生态。即便在出征吐谷浑的军国大事中,他还是嬉戏玩闹。这让跟他一同出行的王轨(就活捉吴明彻的那位)都看不下去了,结果向宇文邕告了状。

    成年的宇文又挨了一顿暴揍。其实,对儿子的顽劣成xìng,宇文邕经常使用家庭暴力,边打还边威胁:自古来被废的太子有多少人?你以为我其余的儿子就不能立吗?

    而事实上,其余的儿子都不能立。二儿子和大儿子同为阿斗相,而其余的又太小太小了。

    王轨更为心焦,在一次内宴会上,把玩着宇文邕的胡子打趣道:可爱的好老公,就可惜没有好的继承人!

    听了这种话,一个作父亲的当然心急如焚。散宴后,宇文邕责怪宇文孝伯宇文的指导老师,怪他没有说真话,自己的儿子还是如此不成器。宇文孝伯的回答让宇文邕更加难受:父子之际,人所难言。臣知陛下不忍痛割爱,所以不再开口。

    原来如此。

    沉默,沉默,只能沉默。

    而王轨更加露骨,再次直言:“皇太子非社稷之主,普六茹坚(杨坚)有反相。”

    宇文邕更加难受,只得无奈地说:天命若是如此,我等又能如何呢?

    当宇文邕听天由命的时候,他已经无可奈何了。在这场父与子的战争中,一向战无不胜的宇文邕输了,输得彻彻底底。

    在棍棒中长大的宇文赢得了这场战争。现在他高高在上,身边躺着他父亲冰冷的尸体老家伙,你再也不能揍我了吧。从今天起,他要彻底地复仇。父亲留下的女人,他要尽情地享用;父亲重用的男人,他要无情地除掉。

    一个都不放过。他举起了屠刀。

    齐王宇文宪功高震主,是第一个要除掉的。

    这位英勇的王爷被引入内室绞杀。杀完后,宇文又犯难了,竟然找不到合适的罪名。无奈之下又找了大将军王兴、独孤熊等几人,一同杀了,给他们和宇文宪安排了个谋反的罪名。

    这几人只是平时和宇文宪走得近了一些,结果遭受了这飞来横祸。时人称之为“伴死”!

    其余诸如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这些宇文邕最为信赖的重臣,也全部被宇文逼死。因为宇文邕怀疑他们互相勾结,全在父亲前说过自己的坏话,害自己挨了那么多的板子。王轨当时任徐州总管,如要举城降陈,易如反掌,可他还是忍住了。他宁愿身死,也不愿辜负宇文邕的重托,选择了束手待擒。

    等一切障碍处理后,宇文开始游戏人生了。他父亲后宫仅十余人;他却要十万佳丽,尽罗天下美色充实后宫,正牌的皇后就达到五个。他父亲节省备至,穿戴不饰金银;他却穷奢极yù,大兴土木,要造出比汉魏时代更为壮丽的宫殿来。他父亲南征北战,要统一江南;他虽喜欢狂奔,可纯粹只是为了游玩。

    他随心所yù,不仅目中无人,而且目中无天。他当了两年皇帝便厌倦了,他要当太上皇帝。他把皇位传给年仅六岁的儿子,自称天元皇帝。

    在礼乐制度笼罩下的君主时代,即便贵为皇帝,仪式规格上还得遵循许多规矩。可在宇文这里所有礼乐制度全是狗屁,他就是规矩。他的仪仗服饰的规模全要超过以往的帝王。

    他就是天。是的,他不在自称“朕”,而是自称“天”。他自比上帝。他有很多忌讳,从此任何名称、姓氏里都不能出现 “天”“高”“上”“大”这四个字。反正这些最牛的字只允许他一人独享。

    那姓高的不是麻烦了,要改姓了。对,统统改成姜姓,因为高姓从姜姓出,让你们更亲近自己的老祖宗吧。

    那么,祖先里头还有“高祖”这称呼,怎么办?那就不叫高祖了,叫“长祖”。阿桂公也是如此多多忌讳,不知周先生下笔时是否从周天元这里得到了灵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