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2 章(第1/4页)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集了一些,但对照原来的四部目录,只剩下三千十四卷。此后北方的遗书逐渐流到江南,如东晋末刘裕攻占长安时,曾从后秦的府藏中收集到四千卷古书。到宋元嘉八年(四三一年)秘书监谢灵运编成《四部目录》,已著录了六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到齐朝末年,战火延烧到藏书的秘阁,图书又受到很大损失。梁初的秘书监任在文德殿集中、整理图书,不计佛经共有二万三千一百六卷。由于梁武帝重视文化,加上江南维持了四十多年的安定局面,民间藏书也大量增加。侯景之乱被平息后,湘东王萧绎(即以后的梁元帝)下令将文德殿的藏书和在首都建康(今南京)收集到的公私藏书共七万余卷运回江陵。

    其余的七万卷应该是梁元帝在江陵的旧藏,至此,他的藏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十四万卷。梁元帝将这些图书付之一炬的后果如何,《隋书经籍志》也有记载:由于北方长期战乱不绝,图书散失更加严重。北魏统一北方后,朝廷的书籍还很少。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曾向南方的齐朝借书,藏书才稍有增加。尔朱荣之乱时,朝廷的藏书又散落民间。北周在关中建立之初,藏书只有八千卷,以后逐渐增加到一万多卷,灭北齐后又获得了五千卷。

    隋文帝开皇三年(五八三年)接受了秘书监牛弘的建议,派人到各地搜访异书,规定原书可在抄录或使用后归还,并且每卷发给一匹绢的奖赏,因此收获很大。隋灭陈后,又获得了不少书籍,但这些大多是太建年间(五六九五九二年)新抄的,用的纸墨质量差,内容也错误百出。这说明经过江陵焚书,南方的古籍已毁灭殆尽了。经过整理,隋朝秘阁的藏书达到三万余卷。隋炀帝时将秘阁的藏书抄写了五十份副本,并在东都洛阳建观文殿作藏书之用。

    唐武德五年(六二二年)灭王世充,攻占洛阳后,将所有图书装船运往长安。由于过三门峡时翻了船,大多数图书落水漂没,留下的只有一二成,连目录都残缺不全。唐初修《隋书经籍志》时收集到的书有一万四千四百六十六部,共八万九千六百六十六卷。

    由于唐初的藏书包括了五五五年以后数十年间问世的书籍,实际恢复的旧籍还不满原来的一半。从数量上说,梁元帝毁灭了传世书籍的一半。从质量上说,他所毁的是历代积累起来的精华,质量自然远在民间所藏或太建年间抄本之上,所以损失是无法用数量来估价的。从秦始皇到唐初,中国的书籍已经遇到了大小无数次灾难。从唐初到现在,天灾人祸又难计其数,当时的近九万卷书中大多也没有能保留下来。但一次由皇帝主动焚毁十四万卷书的记录,在这二千多年间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221

    骨ròu相残--到头竟是梦一场

    作为世子,萧方等本是前途一片光明,可摊上这么个yíndàng的母亲,所有的长处都填补不了这个窟窿。他心里却只有一个念头:早日去死。

    压力来自他父亲,萧绎对他不冷不热,很是厌恶,完全没有父子情深的感觉。这感觉压抑了他好多年,直至有一天,他完全绝望了他去拜见他的父亲,突然在大门上看到了一段文字,非常醒目,是他父亲写的,很是文采飞扬。

    内容让人触目惊心,关于他母亲的,是她所有红杏出墙的yíndàng故事。萧方等几乎窒息了,他刚刚用卓越的军事才华赢得了父亲的尊重,而几乎一夜之间,这种欣赏又变成了隔膜、厌恶、还有怨恨。萧绎“恨屋及乌”的力量太强了他只记得萧方等是徐昭佩的儿子,忘了有自己的份。

    萧方等知道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讨不了父亲的欢心。与其终日惶恐地活在这种厌恶的yīn影下,倒不如痛痛快快地去死。

    当然,死的方式要稍微壮烈些,不能像《孔雀东南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