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章 体验沙漠公路(下)(第1/2页)  影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站在塔克拉玛干的一沙山的顶峰,远眺沙海,浮想联翩,人的一生和大自然相比其实很渺小,还有什么事和大自然抗衡,生活中还有什么纷争,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想不通?过往的都是一片浮云,足踏实地,好好享受生活,这就是旅游带来的感悟哦!由于沙山比较陡,我金戎一起像孩子一般滑滑梯,她立马应允,条件必须拍摄好她的这一照片,就是如此在浩瀚寂静的沙漠中由于我们的笑声打破的很久很久的寂静,在笑声中愉悦的完成“沙漠滑滑梯”。

    短暂的宁静,我仔仔细细观察的千变万化的沙漠花纹,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沙漠花纹给我我的印象忒深刻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惊叹不已,我端起单反机好好拍摄一组我喜欢的“沙漠花纹”太有意思了,旅游带给我的就是新奇,人也许就应该在不断观察新奇中生活才有生命活力

    就这样我们的荒芜人烟的沙漠中愉悦地夕阳的陪伴下度过了令人一生中难忘的二小时,就是这二小时,拍摄的二小时,不枉我的穿越世界沙漠之最之行,留给我的将是无限的遐想,会在我的脑际中永恒储存

    当小车再次徐徐qd至古通牙孜时,夜幕即将降临

    古通牙孜一个地处沙漠腹地的的地方,曾经没有路,为了避难而歇息之地,这里没有水源,全靠老天爷下雨的恩施才能获得水,小村一共没有几户人家,这里的西瓜全国有名气,看着路边的大卡车都是装西瓜的,和这里的光照时间长,又缺水源,所以西瓜特别甜。来到小村,适逢停电,全村一片漆黑,我打着手电看了看村长家的旅店,唯一的大炕通铺,男女不分,哈,哈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杂烩,好在我们见过的多了,所谓的蒙古包也是男女同屋。车队付了留宿费,搭好帐篷,当我问房东我们需要洗脸的水时,他毫不犹豫说:“到对面的小卖部”。我一时摸不着头脑,不知谁补了一句,到小卖部卖矿泉水洗脸。当天的漱口和洗脸都用矿泉水。

    向导招呼我们上小店用餐,也就是小卖部,就是吃碗面,是支部书记经营的,村长和书记占有经营上统吃。当然也是少的可怜的收入,毕竟来旅游的人少的可怜,我估计不是主业,打打的酱油的,但是唯一,来者都会多多少少消费。

    既然是在沙漠里的村庄,当然有沙漠特制,但凡在公路上,村中的小路都是满满的黄沙,在路旁时不时有摘下的西瓜,和不断听到运货向导在黑夜中装西瓜和抱怨的声音,大概的意思就是埋怨他们不按约定准时摘瓜,耽误他们时间,都停留一天就少赚一分钱,还有这里忒远,没有任何的消遣我和金戎在陌生的荒芜的沙漠中绝对保守,早早钻进帐篷,在漆黑的被褥中打开单反机享受拍摄沙漠的乐趣慢慢想象起那些艰苦的驴友,有一种苦中有乐的感觉,就好比嚼食甘草,越嚼越有味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小村,万籁俱静,我将贵重的单反机和相关的物品放在我的枕头边,唾手可得,以防不测。考虑到自己的车队围成一圈,旁边还有金戎,我朦朦胧胧地睡了

    和向导讲好,带我们看日出和走走老乡的家,想拍摄一些人文照片,不枉此行。驱车来到村头,看见一个不大的水塘,是这里唯一的水塘,四周稀稀疏疏长了能抗旱的柽柳,全凭一年的雨季的储蓄,这就是大西北沙漠里的村庄的现实。有时候我真感叹人的本能生存能力的顽强性,就像沙漠里的柽柳一样的坚韧。太公不作美,没有我们预期的美,当天空放亮太阳的圆形已经散了,我们只好换第二档项目——再次驱车走老乡家。

    老乡的家,有院,有自留地,还有少量的蔬菜种着,引我注意是还有一头驴,向导看来和他们比较随意,招呼女性骑驴玩玩,这样一下子就拉近我们交流的距离。男主人有着典型的维吾尔人种的轮廓,高高的鼻梁,凹陷的眼圈和满脸的络腮胡子,脸上深刻的皱痕和他的实际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