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第1/4页)  鲁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鲁镇,不为外人所知,她出生在那个如今叫做古城的形状像摇篮的小岛上。说得确切些,似龟壳,甲胄。亿万年的退水还城,小岛c龟壳枯涩,干瘪。方圆五十里坐落着最初的城墙,砖石c瓦块c砂砾c土夯有些颓废不堪,在城墙的里层便是她的战壕了,所谓的战壕是层层叠叠的楼阁,纵横交错的窄巷。西面较远处是洛河,南通运河,极目远眺,大气有度。四周白杨c翠柳c槐树甚至乱花杂草都不及他的自然与通达,随心愿,无私欲。也是说鲁镇地形中间渐高,四周低平。四方来水,无法汇集,看似有理,却不尽然。因为,鸟瞰,竟然觅到一口池塘,这就是高家塘——是鲁镇的核心所在。高家塘并不大,但这口水塘半边有水,半边为陆地,形如太极,奇妙无比。以高家塘为中心,有八条小巷向四面八方延伸,直通村外八座高高的土岗,其平面酷似八卦图。小巷又派生出许许多多横向环连的窄弄堂,弄堂之间千门万户,星罗棋布着许多古老纵横的民居。接近高家塘的小巷较为笔直,往外延伸时渐趋曲折,而许多小巷纵横相连,似通非通犹如迷宫。外人进入小巷,往往好进难出,甚至迷失方向。苏家楼在鲁镇的东侧,在距离最初城墙不及五里地,遥首相望,整个鲁镇的轮廓c面貌c姿态c特点便尽收眼里。

    这年鲁镇比往年干涸。俯视鲁镇,便是白c红c黄,惨色之气盛行,原有的一汪塘水环村流淌,两岸翠柳依依,古榕参天,遮天蔽日,水面鹅鸭嬉戏,孩童玩耍,现在变成四条泥龙纠缠不清,两岸枯柳呜咽,古榕形影相吊,破衣残衫,鸭鹅狗兽尸骨嶙峋。山水苦涩,水乡成火乡。环顾整个鲁镇,唯独这高家塘不同寻常,满塘水涟漪,整池水碧波。

    从鲁镇高台目力所及远处的高山c丘陵都是光秃秃一片,白花花一团,下着火,炙烤了眼睛。收回视线,专注于高家大院:高家大院在鲁镇的中心位置,四周都是低矮的草房c瓦屋c砖墙,显得极为不相称,也正是这种不相称,显示出高家大院的尊贵。她是一组建筑群,包括住宅c池塘c广场c祠堂c花园等部分。从建筑风格上来看,它具有防卫功能的城垣与北京四合院住宅模式融为一体,既承袭了北方传统建筑的对称c严谨c雄厚之风,又体现出南方建筑空间布局灵活多变之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大院城垣不仅具有中国古代城垣建筑的基本构件:高大而坚固的墙体,墙顶部设有女儿墙c垛口,中间有供守卫人员游动的跑道;而且还有冷兵器时代城垣所不具备的特点,表现在城垣角上建有碉堡,内壁上设有掩体,碉堡和掩体都布有密集的射击口,用于火枪对外射击。楼房中各种造型生动的雕刻,形态各异,阴阳图案构思极为巧妙,层次立体感强,雕刻技艺十分精湛。房屋整体布局严谨规整,房屋结构外形庄重大方,坚固耐用,院内形态各异的石雕c木雕c砖雕构思巧妙c刀工精细。大院分东西南北门,这高家塘位于南门,这年,这时节,这当儿,也许只有了这塘水。高家塘前有一拱桥,桥两侧栽有众多古槐c古榕。

    在大院四角碉堡处有来回巡游的卫队们,他们手中端着枪,头戴一顶小帽,青衣小褂敞着,两条长腿不安份地走动,尽管不安份,却沉稳,不用担心一不留神摔下城墙来。腰间斜挎着的长枪无休止地冲着墙下哀求的一双双眼睛——他们是讨饭的人们。他们已经好几天聚集在高家大院门外,起先几十口子,后来达到了成千人了。朱漆大门拒绝了他们。城楼上,管家管和挥着皮鞭子已经吆喝了几天,无果,再后来炮楼上的枪对着他们的时候,原本的吵闹声变得呜咽梗塞了——只有哀求的眼睛。那硕大肃穆的朱漆大门隔了两个世界。

    苏来一出场,台下立刻响起了掌声。掌声又从台下向左右上下前后扩散,随后似乎从遥远的四面八方再次剧烈地聚集回到了高家大院,最后映照着整个戏台了。他是见过世面的,这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