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34 章(第2/4页)  天烽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得利!咱们就是这个渔翁!对了,你知道渔翁是啥吗?……不知道?……没见识……告诉你吧,渔翁就是养鱼的老翁!”

    第十卷 峥嵘岁月 第十章 大风起兮(2)

    第十卷 峥嵘岁月 第十章 大风起兮(2)

    绵延北疆的厮杀声随着深夜来临逐渐消散,只留下阵阵北风呼啸。

    各城池外,匈奴毡帐紧密地围拢在一起,庞大的兵力让其能够得到充分的轮换休整。  若非日间汉军城池顽强猛烈的阻击,匈奴人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彻夜进攻。  考虑到匈奴男xìng过剩的现状,于情于理都会采纳这个方法。  只要能够攻破城池杀入幽州、并州内陆,掳掠到足够的汉人女子,至多十五年,匈奴就能再次达到百万人口,成为称霸草原的最强力量!

    左贤王的野心并未随着年龄增加而死去,反而愈发茁壮。  东部鲜卑的元气大伤,中部鲜卑的碌碌无为,西部鲜卑的苦苦挣扎,仿佛是一个个绝佳的机遇,一个让匈奴再次登上顶峰的良机!

    只许胜,不许败!这是出征前左贤王对左匈奴所辖各部落的激励之言。

    十二月二日,晴,北风一阵紧似一阵,风力逐渐加大,气温随之快速降低,河流冰封、池水冻结,树枝上最后的枯叶随风飘落,严冬的荒凉笼罩大地……

    “弩箭不许停!标qiāng继续投掷!”广宁城东十里的支城广甲要塞上,守城团校不断咆哮,一柄校官佩剑频频指向前方。  作为支城,没有配备pào弩及怒火连珠pào,远程武器只有城墙上的三十部床弩,最大shè程四百步,无力压制匈奴骑兵的快速突进。  因此,支城防守只能依靠标qiāng和单兵弩。  虽然箭矢充足。  却仍旧奈何不了匈奴的人海战。  几乎匈奴每次冲锋都能够摸上城墙,幸好这些支城多数为近两年内修建,工程高标准严要求。  除城墙高达两丈外,其上还修建有塔楼、子城,必要时可以协助对付冲上城墙地敌军。  正是这种独特防守,才让匈奴人的四五次强攻无功而返。

    再次击退一轮进攻,团校抹了一把额头汗水。  审视战场道:“伤员立即运走,城墙上多余军械一律整理搬进地道。  一根头发都不给匈奴人留!”

    “是,团校!”亲兵转身传讯忙碌去了。

    团校yīn沉着脸扫视一圈,一眼看到指挥搬运伤员的营尉,“王营尉,你们三营伤亡情况如何?”

    王营尉整了整军服,小跑到团校面前立正敬礼,回道:“报告团校。  三营伤亡增至七十八人,其中阵亡连尉一人,士官长三人!”

    “惨烈啊!打咱们六四六团组建以来,从未有如此伤亡,看来匈奴人真玩命了!不过,真玩命,也说明咱们阻击的重要xìng。  师部的命令是保存实力的前提下,依托要塞大量杀伤敌人!这一点咱们团做得不够好啊。  昨天伤亡二百余人,今天开战仅一个时辰,又增加八十多名伤员……你们三营承担的压力最大,伤亡亦最重。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地,再坚持一阵,只有耗尽敌人锐气。  才能在反击中取得更大战果。  ”说到这里,团校陡然提高嗓门,“平日里嚷嚷没机会到中原参战,捞不到军功、得不到晋升。  现在机会来了,杀匈奴人天经地义,中原大战再热闹也是自家兄弟闹别扭。  可这匈奴不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对他们只有一个字:杀!这样的军功拿地舒坦。  等老了,孙子趴在你的腿上问:爷爷,你当兵时杀了多少人?都是什么人?”

    话音未落。  便有那嘴快的兵卒接道:“还用说吗?捏巴捏巴能凑一个连了!”

    “哈哈!”一群人轰然大笑。

    团校却摇摇头。  摆手道:“错!大错特错!参加中原大战的人会这样说,但不要忘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