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 一诺万金(四)(第3/5页)  灵飞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布政司,二位是指挥使,北平文武官吏,以我三人为首。除此之外,还有第四个人不成?”说话的正是张昺。

    张信吐一口气,漫不经意地道:“冷公公还是没有消息?”

    厅中略一沉寂,张昺叹道:“确然有些消息!”张信涩声道:“是么?”张昺说道:“其中的原委,还是谢大人说吧。”

    谢贵的嗓音沙哑疲惫:“葛长史传出消息……宝辉公主似乎回了燕王府。”

    “啊!”张信失声惊呼,乐之扬知他底细,听来颇有夸张之处。

    “此事甚为可怪!”谢贵说道,“当日冷公公约宝辉公主在金龙亭见面,而后为人所擒,失去踪迹,扶桑道长认得凶手是鞑子国师铁木黎。我和张大人剖析多日,以为燕王勾结蒙古、挟虏自重,妄图对抗朝廷。”

    “燕王不是疯了么?”张信越发诧异。

    “葛诚咬定燕王装疯,而且发现府中多有诡异,内堂之中,颇有陌生人出入。”谢贵停顿一下,“最要紧的还是宝辉公主,当日冷公公被虏,她亲眼目睹,还跟官兵动过手。只要将她找到,一切水落石出。”

    “如此一来,便须进入王府。”张信口气犹豫。

    “正是要进入王府!”张昺呵呵一笑,“公主只是借口,我们带兵进入王府,穷搜遍查,府里的阴谋一定掩藏不住。”

    “如果王妃不许呢?”张信问道。

    “求之不得。”谢贵嘿然一笑,“正好以此发难,召集大军,一举攻入王府。”

    “万不得已,方能如此。”张昺叹一口气,“我离京之前,陛下再三吩咐,燕王要留活口,湘王已经死了,不能再让他担负杀叔的骂名。强攻王府,刀箭不长眼睛,万一伤了燕王,我对陛下不好交代。”

    乐之扬心中豁亮,多日疑惑登时解开,朝廷占尽上风,始终犹犹豫豫,不肯强攻王府,乐之扬思来想去,一直猜不透其中原由。听了张昺的话,才知道竟是朱允炆的主意,这一位新科皇帝拖泥带水、妇人之仁,若不改弦更张,来日必吃大亏。

    厅内沉寂无声,只听三人一呼一吸,各各沉重凝滞。这时忽听远处传来脚步,步子要么轻快,要么沉实,一听就是好手,为首一人尤其轻盈,走在地上,犹如风行草尖。

    乐之扬怕露马脚,后撤两步,退到一名持枪卫兵身后,低头弯腰,仿佛恭敬,眼角余光扫向大门,忽见扶桑道人引着一队锦衣卫进来。数日不见,老道一张黑脸闪闪发亮,走起路来旁若无人,想是没了冷玄管束,颇以钦差自居,等闲官兵尽不放在眼里。

    乐之扬头不敢抬,气不敢出,所幸扶桑道人要事在身,做梦也没想到他胆敢来此,一掠而过,径自跨入议事厅。

    忽听张昺问道:“扶桑道长,事情怎样?”

    “搜了大半日,也没找到铁木黎。”扶桑道人语气沮丧,“不过可以断定,此人还在城里。”

    “他昨晚现身,可与燕王有关?”谢贵问道。

    “贫道查访过了。”扶桑道人说道,“幸存士兵说了,当时铁木黎一伙带了数十辆马车,事发之后却不知去向。贫道审视车辙,断断续续,入地甚深,足见车中之物十分沉重,依贫道推断,多半装载兵器。”

    “车辙通往哪里?”张信问道。

    “这……”扶桑道人犹豫不定,“不知对方用了什么法儿,震碎了多条街道的砖石,沟渠暴露,污水横流,满街一片狼藉,看不出车辙痕迹。”

    谢贵怒哼一声,说道:“那就逐条街道搜查,务必找出那些马车。”

    厅中沉寂一时,张昺说道:“车中如果真有兵器,多半是燕王狗急跳墙、勾结蒙人,绑架冷公公在先,蓄积甲兵在后,若不先发制人,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谢贵大声道:“事不宜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