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 章(第3/4页)  交际与口才全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境,人们也不愿意谈这个问题。对那些能够反映出个人收入状况的化妆品和服饰的价格、汽车的型号、住宅的大小等等问题,也不宜触及。

    (5)不问健康。

    外国人认为个人的健康状况,也属于隐私范围。因此在与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的jiāo往中,最好别打听对方的健康状况。更不要因见对方脸色不好而惊讶地说:“你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对于“隐私”的划分,西方人同中国人有着不同的标准。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热情、友好、人情味浓。例如,询问年龄、经历,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不算干涉隐私。又如,熟人问你这身西服的价钱,他绝对没有窥探你经济收入的嫌疑。相反,在同中国人的jiāo往中,恰当地过问某些所谓的“隐私”,聊聊家常,有时可以达到缩小彼此距离和出其不意的效果。

    3.社jiāo中“不”的惯例

    在社jiāo中,要注意分寸,明确多种“不”的惯例,才能随心所yù不逾短,不犯禁忌。

    (1)不过分开玩笑。

    朋友之间相处,开玩笑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开玩笑要适度,不能违背礼仪。过度的玩笑常常会适得其反,引起不良的后果。

    (2)不要乱起绰号。

    绰号即外号,它是根据别人的特点而人为产生的。有的绰号,如称中国女排名将郎平为“铁榔头”,称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铁娘子”等,这是一种带褒义的美称,这是包括本人在内都乐于接受的。但是有的是针对别人的生理缺陷而带有侮辱xìng的绰号,这种专揭别人短处的绰号一定要忌起。

    (3)不随便发怒。

    在社jiāo场合中随便发怒,会造成两种不良的后果:

    首先对发怒的对象不友好,它会伤了和气和感情,失去朋友、同事之间的友谊与信任。其次,对发怒者不利,一方面对本人的身体状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发怒者的形象有不良的影响,人们会认为他缺乏修养,不宜深jiāo。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适应环境,并求得环境的认可和接受,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它在社会jiāo往中主要表现为与朋友、同事友好相处,不发怒或不发脾气,并从多方面克制自己。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遇事要冷静思考;其次,要多为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中找出自己的缺点,以便更好地修正自己的看法;此外,对人要平和礼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个xìng,都有着各自的生活习xìng和兴趣爱好,都有着不受他人干涉的生活领域。尊重他人,事实上也是在尊重自己。对人平和礼貌,可以表现自己的修养、风格和气度,可以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威信,可以赢得更多朋友的信赖和尊重。

    jiāo际与口才全集 第一部分 社jiāo规范,礼仪惯例(2)

    (4)不当面纠正。

    中国人相处,讲究待人以诚。遇到亲朋好友做得不大对头的事情,当面指出并加以纠正,才够朋友。可是在涉外jiāo际中,我们却不宜这么做。这是因为中外文化和习俗本身就存在着差异,国内是司空见惯的事,在国外却未必尽然。

    简而言之,“不得纠正”,就是对对方的举止行为,不要轻易评论其对或错,更不要对我们认为是错的而当即去纠正。

    (5)不言而无信。

    言而无信,在社jiāo场合中决不会有自己真正的朋友。

    朋友以诚相待。坦率真诚地与朋友jiāo往,在关键时刻要帮助朋友排忧解难,与朋友建立起真正的友谊,相互信赖,友好往来。要记住自己的许诺。平时在社会jiāo往过程中,一般不要许诺过多,但一旦许诺,便要记住,以便日后兑现。平时说话一定要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