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五章 回鹘(第1/2页)  残唐仙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萧玄衣不知道这话,也知道这理儿,便跟孟知微借了马,和李克用、曹义金三人三骑上了路。

    按曹义金的计划:到甘州后,得先照会一下官府,才能去契必浑家里,告知白马是赃物,让契必浑协助破案。

    契必浑是回鹘宰相,不就是官府吗?怎么还要照会一下官府。萧、李二人听得有点儿乱。

    这个官府是归义军的官府,契必浑的宰相是回鹘宰相,两码事,但甘州回鹘和归义军的渊源得说清楚。

    回鹘部落原本是隶属于突厥。突厥一度是北方草原上的霸主,唐高祖龙兴晋阳时,还曾经跟突厥借过三千匹良马。

    邻居太强不好相处,但继位的太宗皇帝是个高手,暗地里物色了突厥汗国的两个部落:薛部和延陀部,这两个部落秤不离砣,汉人干脆叫成薛延陀。

    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突厥的汗帐里觥筹交错,三千铁骑从天而降,突厥族就此灭亡。当然,这里面肯定有薛延陀部背后捅刀的功劳。

    薛延陀部收并突厥余众,强大起来,放眼大草原,人莫予毒。正得意洋洋的光景,突然发现一股不屌他的新势力——回鹘。没错,这是太宗皇帝的又一步棋。

    薛延陀部难气不过,便搞了点小动作,太宗皇帝便联合回鹘,灭了薛延陀。自此之后,回鹘便傍上大唐这棵大树,雄长塞北。

    大唐与回鹘约为甥舅之国,也就是回鹘可汗娶了大唐的公主,生下的孩子就是大唐的外甥。

    回鹘族还是比较讲究亲情,百十年来和大唐一直相处很融洽,安史之乱时,回鹘人差不多搬出家底儿,帮舅舅家打仗。

    当然忙儿不是白帮的,顺便掠夺一些子女玉帛。正当回鹘人抢得高兴,后方传来消息:老窝被人抄了。

    当时势力范围,回鹘称霸蒙古高原,吐蕃盘踞青藏高原,和大唐差不多鼎足而三。大唐刚经过战乱,疮痍未复,谁这么大胆?

    还不是吐蕃。从回鹘的金帐骑骆驼往西北行四十日,有个小民斯叫黠戛斯。黠戛斯人众不到十万,兵不过三万。

    这么小的民族敢捋虎须,一个是胆子大,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黠戛斯人冶金技术高超。

    有此独门绝技,黠戛斯人自然知道什么样的矿石能锻造出锋利的兵刃。他们一边游牧一边寻找,后来找到了一个盆地。

    每到下雨时,盆地里就有矿脉被冲刷出来,黠戛斯人把这种矿石炼成铁,然后锻造出一种的利器——迦沙刀。

    迦沙刀虽然是好东西,但不能当吃当穿,得把迦沙刀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黠戛斯人不遗余力地做广告。

    黠戛斯人首先把迦沙刀出处神秘化处理了一下:锻造迦沙刀的矿石是天上下雨时落下来的,模仿难度高。

    迦沙刀有多厉害,不试谁知道。为了造成轰动效应,黠戛斯人找了一个比自己强大几十倍的民族试刀。这个民族就是回鹘。

    回鹘族兵强马壮,吃不下这个瘪,当即回师,把黠戛斯吊打了一顿。黠戛斯沉寂了将近六十年,直到后来出现了一位阿热可汗。

    阿热可汗称得上“英明神武”,加上一帮悍勇的族人,跟回鹘连兵二十年。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就算经常打胜仗也受不了,何况经常打败仗,回鹘族从此由盛而衰。

    这种情况下,回鹘可汗难免疑神疑鬼,于是杀了两位据说要密谋作乱的宰相。搞得回鹘族内人人自危。

    还有个宰相叫掘罗勿带兵在外,暗自侥幸的同时,以三百匹马贿赂朱邪赤心,合兵攻杀了回鹘可汗。朱邪赤心后来改名为李国昌。

    回鹘可汗的一名部将逃脱,接着便领十万黠戛斯人过来,攻杀掘罗勿。回鹘汗国就此崩盘。

    兵火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