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五章 回鹘(第2/2页)  残唐仙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烬里逃出来的回鹘人商议行止,由于意见不统一,遂分成两部:一部南下,一部西迁。

    南下的一部是回鹘族的主要力量,包括已故可汗的妻子兄弟。已故可汗的妻子就是大唐的太和公主,当朝天子武宗皇帝的姑姑。

    这部溃众连绵六十里,来到天德城下,请求内附。五胡乱华的事儿殷鉴不远,大唐还真不敢接纳。

    明面儿上拒绝又显得不仁义,于是就用了一种怀柔政策:册封新可汗,鼓励他恢复旧疆,还时不时送几万斛粮食。回鹘要借兵,没有,借城更不用谈。

    几万斛粮食差不多杯水车薪,回鹘人难免四处抄掠。经过官军,吐谷浑,沙陀等多方势力的剿杀,最后剩下十余万人融入大唐。

    说起来也不能怨大唐太忍,得势哪个肯让人。安史之乱时,回鹘人敲起大唐的竹杠来一点也不遑多让。

    再说西迁的一部,这一部没有足孚众望的首领,西行途中又分为三支,最远的一支,越过葱岭,并入黑汗王朝。较近一支进入西域,活动在高昌一带,后来建立高昌汗国。最近的一支进入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吐蕃的地盘,所谓夷狄之邦,无仁义可讲,回鹘人势穷来投,自然不会受优待。

    回鹘人的苦日子还没过多久,更苦的日子来了,吐蕃也开始内乱。

    吐蕃的内乱是立嗣出了问题,吐蕃人的君主号称赞普,老赞普归天,权臣把持朝政。没有立老赞普的儿子,而是立了老赞普的妃子的哥哥的儿子。

    很明显,这位权臣和老赞普的妃子有一腿。这事儿想想就让人光火,于是有人趁机起事。

    就在吐蕃人内部互相攻杀之际,有一位汉人英雄乘势而起。此人就是前文提到的张议潮。

    张议潮纠集河、湟地区的汉人,党项人、回鹘人等,与吐蕃人血战经年,终于统一了河湟之地的四镇十八州。

    河湟之地东临大唐,西接夷狄,不足为王霸之资。张议潮看得很清楚,随即上表大唐称臣。

    朝廷便把河湟的四镇十八州划为归义军地盘,并任命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

    在驱逐吐蕃人的战斗中,回鹘人立有大功。张议潮就把甘州地盘划给回鹘人牧马。但行政上仍归归义军管辖。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