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5章 雷珠寄命(第1/5页)  玄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杨贵妃如此一说,我直是万般震颤,看来,一些今天所谓的“千古之谜”,也唯有千年以前的古人才能解开啊!

    原来,玄门史上玄奥万载、旷古绝今的羊氏雷櫜“悬空城”,竟和这唐末起义领袖黄巢有关系!

    “这就要先从黄巢起义兵败后说起……”寄身于杨莉的杨贵妃轻叹一声,娓娓道来。

    原来,从公元875年举兵造反起义,到公元884年起义失败,近十年时间,黄巢又从权利的巅峰回到原点。他曾仅用5年时间,就攻入长安。但不久,这个曾经也是“爱民如子”的起义英雄,就宣布称帝,国号大齐。他迫不及待地占有了唐僖宗留下的大明宫所有留在宫中的美女,过起了春风得意、歌舞升平、荒淫残暴的帝王神仙日子,并一错再错地浪费了继续追击唐军、彻底扑灭唐军气势的大好机会。公元884年,唐军蓄积能量,再度发起反攻,沙陀族将军李克用率沙陀骑兵五万人,自河中南渡,连败黄巢于太康、汴河、王满渡。黄巢只好转战山东。同年三月,朱温大败黄巢于王满渡(今河南中牟北),黄巢的手下李谠、葛从周、杨能、霍存、张归霸、张归厚、张归弁等投降朱温;而黄巢残部向东北逃亡,又遇李克用于封丘(今河南封丘),在唐朝大将李克用、朱温等人前后夹击之下,公元884年,黄巢率残部逃至狼虎谷(今山东莱芜),也就是史载黄巢身死之地。根据《新旧唐书》记载,公元884年7月13日黄巢死于狼虎谷,一代枭雄的传奇就此画上了句号。

    《旧唐书?黄巢传》中对于黄巢之死有如下记载,“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不仅如此,《旧唐书》的《僖宗纪》、《时溥传》和《资治通鉴》、《桂苑笔耕录》、《北梦琐言》等其他书籍也都有着同样的记载。林言乃黄巢外甥,这林言眼见大势已去,乃诛杀黄巢及其亲信首级,献于唐军。但《旧唐于五代十国时期,此时期战乱连年,书中一些史料的真实度历来为后世人所考证质疑。

    但另据《新唐书?黄巢传》记载,“巢计蹙,谓林言曰:若取吾首献天子,可得富贵,毋为他人利。言。巢甥也,不忍;巢乃自刎”。因《新唐于宋代,由宋代大儒欧阳修、宋祁等人所编撰,其修撰的时代也是北宋最强盛的时期,国势安宁,有许多在战乱时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得到了整理和搜集,故《新唐书》的考证得到了后世很多人的认肯,即后世人大多数认定黄巢乃是自刎而亡。

    千古以来,正史野史。对于黄巢的死亡之谜有着诸多春秋笔法和传言,后世很多人由此认为黄巢并未死在狼虎谷中,而是金蝉脱壳逃出生天,并出家为僧。

    “实则。黄巢既非被部将所杀,也并未自刎!”杨贵妃语调一转,言辞之中颇有忿恨,“黄巢败退至狼虎谷。其外甥林言的确杀了‘黄巢’并将之首级献于唐军,但此‘黄巢’乃是黄巢的替身,真正的黄巢。也的确是剃度为僧,金蝉脱壳而去。但他却并未如后世人所猜测的、真正来到了寺庙,做了个看破红尘、了断尘缘的出家人,而是隐伏三年后,以其秘藏的大量黄金财宝,在今中原河南之地,秘密建立了一个邪门魔教——天听宗,自号‘纯阳真人’,黄巢其时已是67岁老朽,但贼心不死,仍图卷土重来,东山再起,以觊觎未竟之帝业。黄巢建立‘天听宗’,乃是向慕道家仙人吕洞宾的‘纯阳’之资,因而这隐秘邪教‘天听宗’又被称为‘纯阳教’,虽然有些道家修研风味,但究其根本,实乃一邪教魔道,听其歌偈‘天听宗,万门空,纯阳教,四海统,天地寿,随逆龙’便可见其一斑,实则黄巢还想再做‘逆龙’,其教下门人,多有称呼他为‘逆龙将军’,这天听宗,实则乃是一个地下秘密组织,只为再次逆反作孽,以图大宝。

    “我阴魂不灭,千古荡游人寰,乃是除了寻找地珠之外,也在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