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祖先家书,小妹、大母。(第1/3页)  六朝汉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司匡一边感慨,一边从“等价交换之地”退出来。

    映入双眸的依旧是乌漆墨黑的破烂房间。

    房间静悄悄的,一点杂音也没有。

    他腰肢用力,坐了起来,叹息“也不知道大母与小妹去哪里了。”

    随意地掀开用柳絮填充的粗麻布被子。

    床上的竹简又漏了出来。

    司匡怀着好奇的心,再一次把竹简拿了起来。

    这个年头,读书可是有钱人的专利。

    这么穷的家里,竟然还有竹简。

    难得!

    虽然董仲舒上书刘彻,来了一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这仅仅让学子修行功课发生了变化罢了。

    寒门子弟想要成才,要么混迹在战乱年代,要么靠几百年后的科举制。

    在察举制、征辟制下,一百个秀才里,能有一个寒门就不错啦!

    像董仲舒这种打着寒门子弟的标签,成为儒家领袖的事情,只是个例。

    司匡把竹简小心翼翼地捧起来,端详上面的文字。

    记忆里,这卷竹简是外祖母的祖先流传下来的。

    至于上面具体写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内容已经失传了。

    因为“此书不可与人”的祖训,家中之人也不敢找读书人观看,生怕百年之后,愧对祖宗。

    他的目光落在最右侧的竹片上,开始阅读上书的内容。

    有『古文精通』在,上面的内容对司匡来说,不再是天书。

    他打上第一眼,先是随意地瞥了一眼。

    紧接着,瞳孔顿时一紧,惊呼,“咦~这不是隶书……也不属于小篆?齐系文字?”

    竹简之上,分明是春秋战国之时,齐国的专属文字!

    司匡注视着上面震撼人心的内容,不由自主地读了出来。

    这不读不要紧,一读,心脏差点吓得蹦出来!

    “吾为齐将,效命三王,一生已得四次出征之机。”

    “显王四十六年,秦惠文王假道于魏,攻齐。吾奉威王之命,率兵抵之于桑丘。”

    “胜。”

    …

    “宣王六年,燕国国相子之与太子平争夺王权,致使国家混乱。吾奉大王之命,率十万齐军攻燕。”

    “五十天后,破燕都,灭燕。”

    “惜乎!”

    “迫于赵、秦、魏之压力,不得不退军,灭燕之战,功亏一篑!”

    …

    “楚王背信弃义,宣王十九年,吾奉大王之命,联合魏、韩,攻楚。”

    “胜!”

    “吾于垂沙大败楚军,斩首两万余人,斩其主将唐昧,且攻占垂丘、宛、叶之地,使楚支离破散,国不将国。”

    …

    “咕咚。”司匡情不自禁地咽了一口唾沫。

    抗秦,灭燕,破楚……

    好家伙,狠人呐!

    融合史书之后,他似乎已经猜到撰写这份竹简的人了。

    为了验证猜测,他把目光投向第四场战役。

    如果真的是那个人,最后一场战役应该是最辉煌的一次。

    他嘴巴轻张,声音抑扬顿挫。

    “周赧王十七年,孟尝君回国为相,向大王建议联魏、韩,以攻秦。蒙大王厚爱,吾为主将,蒙联军厚爱,吾为主帅。”

    “幸联军将士勇猛,吾等不费吹灰之力,攻到函谷关。在赵、宋援助之下,攻秦第三年,成功破函谷,入关中。”

    “秦人窥视中原之心久矣,若今日不灭秦,他日灭齐者,必秦也!”

    “惜乎!悲乎!孟尝君竟听信韩庆之谗言与秦议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