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 占坑勿订阅(3)(第1/3页)  妖精之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金融机构克服信息不对称)“柠檬”问题:直接融资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可以用美国经济学教授阿克洛夫突出的“柠檬”问题加以说明。柠檬在美国俚语中是次品不中用的东西,柠檬问题的实质是,由于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导致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失灵。在金融市场上,把优质金融产品称为桃,劣质金融产品称为柠檬,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无法分辨桃和柠檬,因此只愿意支付平均质量的价格。这个价格低于优质证券的价格,高于劣质证券的价格,因此优质证券提供者不愿意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证券,而劣质证券提供者则称为市场上的积极提供者。投资者当然也明白这种现象的产生,因此投资者不愿意购买在市场上出售的证券。这样,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了直接投资市场的萎缩。而金融机构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有了存在的必要。

    (金融机构克服道德风险):对于股权合约中的道德风险,风投机构通过持股以及限制其他股东进入,从而对公司实行控制。而对于债权中的道德风险,金融机构有充分的能力对债权人实施贷款后的监督,从而缓解道德风险。

    7信息生产与销售公司面临的问题:(1)搭便车问题(2)可信度问题(3)剽窃问题。这三个问题的存在,使信息生产与销售公司无利可图,而金融中介可以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因此金融中介机构有存在的必要。

    8存款性金融机构:是指接受个人和机构存款,并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储蓄机构,信用社等。其中商业银行是间接领域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也是存款行金融机构的典型形式。

    9储蓄银行:是指专门吸收居民储蓄存款,投资与政府债券,股票,或为居民提供抵押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在西方国家,最早的储蓄银行起源于18世纪的意大利。储蓄银行的资金来源多维流动性较大的居民储蓄存款,而资金运用则多为奇效较长的投资与贷款。其贷款对象主要是其存款客户,而商业银行则向全社会提供贷款。美国的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英国的信托储蓄银行,房屋互助协会等都是储蓄银行。

    10邮政储蓄银行:是储蓄机构的另一种形式,其经营管理体现了储蓄银行的特征。1861年英国在世界上率先成立邮政储蓄银行。2006年6月22日,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为中国第五大银行,其营业网点23以上分布在县以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其市场定位是: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1信用联合社,也叫信用合作社,是指一类规模较小的互助性质的合作金融组织。信用合作社分为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信用社资金来源来自于合作社成员缴纳的股金和存入的存款,放款对象也是本社的成员。最早的信用合作社起源于1849年的德国。信用合作社多设立在城市的社区或农村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和会员紧密联系。所以,信用合作社能够起到弥补其他金融机构网点不足的作用,更好滴动用资金,促进社会闲散资金的汇集。信用合作社的存在对其他金融机构也是一种挑战,有利于促进金融业的竞争。2003年后,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起来的,后被组建合并为城市合作银行。

    12乡村银行:是指为本地区的居民或企业提供小额信贷服务的银行机构。乡村银行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1865年美国纽约的波特切斯特商业银行是最早成立的储蓄银行。中国习惯将乡村银行成为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发展壮大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