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章 永历十年(第1/2页)  我老爹是郑成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不知不觉间翻过了1655年的一页,来到了1656年的正月。(是年为明永历十年,清顺治十三年,这年是个闰年,有两个五月。)

    每到新一年的开始,人们总是会满怀期待,希望着新的一年日子能过得更好一些。

    然而厦门那边,新年伊始,就已开始狼烟滚滚。

    迫于清军数万大军的压力,郑成功已一声令下,将厦门、金门以外的所有城池都放弃了,

    无论是好不容易得来漳州城,还算别的地方,一个士卒都没有留下,军队全部收缩到了厦门。

    可能有些人不太了解,这个年代的厦门其实也是一座岛屿,

    直到后世*****后,在1955年和1956年先后建成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才令厦门与大陆相联,成为了半岛。

    所以此时的厦门,是拥有一道海峡天险的。

    郑成功将兵力收缩回厦门岛后,清军接下来便必需进行渡海作战,才能一举扫平郑军,否则就只能这么一直耗下去。

    而另一边,永历朝朝堂同样已是剑拔弩张,

    永历皇帝朱由榔自1646年于肇庆称帝一来,一直在广东、广西等地流离,

    直到1651年冬,永历帝才被孙可望以武力胁迫到安龙府居住(今贵州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孙可望一直想做曹操,迎入永历帝后,便一直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开始还算恭敬,随后日益骄纵自大,大兴土木,营造宫殿,自称秦王,行为和皇帝无异。

    永历八年(1654年),当李定国正在一心想要攻打广州之时,孙可望则在筹谋废除永历帝而自立,

    内阁首辅吴贞毓等等十八位朝臣奉永历帝诏命,欲召李定国护驾,

    不料文安侯马吉翔为讨好孙可望,将此事具告,事情于是败露,

    十八位大臣为保全永历帝,承担了密谋责任。

    1655年(永历九年)三月,孙可望派心腹郑国招首辅吴贞毓等十八人,诬以;欺君误国,盗宝矫诏罪,赐内阁首辅吴贞毓自缢(实处以绞刑),

    内监张福禄、全为国和刑科给事中张镌三人凌迟处死,其余全部处死。

    临刑前,大臣们大义凛然,向北跪拜永历帝行宫完毕,写下了绝命诗,从容赴死。

    这便是震惊世人的;十八先生之狱。

    十八先生之狱后,李定国再次接到了永历帝的血字诏书,

    他当即伏地痛哭不能起,表示誓死为永历帝铲除奸逆,恢复江山,随后出兵一路从南宁杀往贵州,

    沿途多有清军占据的城池,听闻了李定国前来后,皆望风而逃。

    孙可望听了这消息后,为了控制好永历帝,又立即派出部将白文选,让其将永历帝从安龙府迁到他的统治中心贵阳。

    白文选虽是孙可望部将,但一直都不认同其做法,更不满迁帝之举,以;舆徒不集为理由,拖延移跸时间,

    白文选还将实情告知了皇帝朱由榔,故意迟行,一直等候李定国的到来。

    1656年正月二十二日,李定国兵至安龙,终于与永历帝相见,君臣相抱持痛哭,

    李定国密誓效命,背出所刺;尽忠报国四字给朝廷的文武大臣看,无人不说李定国是大忠臣。

    经商议,李定国、永历帝等决定迁朝廷入云南,

    此时的云南,是孙可望的手下把控着,双方不可避免的将爆发直接冲突。

    而满清得知南明内讧的消息后,也在调兵遣将,意欲发起新一轮的大战,内忧外患之下的永历朝,从新年开始便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前景不容乐观。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