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6章 基隆造船厂(第1/2页)  我老爹是郑成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北港回来后,郑锦又投入了忙碌的工作之中去,

    虽然已经是腊月寒冬了,然而处于亚热带的大员岛平均温度依然在10℃以上,台南地区甚至在15℃以上。

    所以其实到了冬天,才是这里最适合劳作的季节。

    这一日,郑锦来到了双溪镇,这地方现在最大的特点,便是有很多土著奴隶在劳作,

    双溪镇临近雪山山脉,陆军部时不时的会以这里为据点,入山征讨那些猎头生番,

    如此一来锤炼了士兵,二来能获得大量的俘虏和战利品,

    时间一久,也有些土著或因惧怕,或因仰慕双溪镇汉民的生活,主动下山前来投靠的,

    一开始主动来投的那几个土著,郑锦直接赐予了他们双溪镇合法居民的身份,树立成典型,又给房屋又给地,

    然后,郑锦让这几个典型到雪山山脉去,将他们现在的好生活大肆宣扬了一番,

    于是主动下山来投的土著,现在已是越来越多,

    当然,这些后边来的土著是没法一下获得双溪镇居民身份的,

    他们必需在这里无偿劳作满三年,会说汉语,三年来又无任何犯罪纪录,并通过了情报科的审查后,才能成为正式居民。

    如果不想这么麻烦,也可以,那就报名去坤甸开垦吧,只需待上一年就能成为那里的合法居民。

    还别说,报名的可不少,最近一批去的那百余人,大部分都是从双溪镇出发的。

    双溪镇的另一大特点,是有大量的青冈树,

    这种造船的绝佳木料神木县也有,但现在也砍得七七八八了,基本只剩下些小树,还待生长,令造船厂一度出现了木料紧张的情况,

    而双溪镇青冈林的发现,极大的缓解了这一窘境。

    此外,双溪镇还沿着河水两岸开垦出了大量的农田,全部都用来种水稻,

    而在一些旱地上,即使来不及开垦,郑锦也让人种上了红薯、土豆以及苜蓿,尽量不让田地抛荒,

    苜蓿这东西号称;牧草之王,不仅产量高、长得快,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而且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到了饥荒之年,也是可以挖来食用的。

    永宁堡因为有钢铁厂和金矿,粮食生产一直不怎么给力,

    而双溪镇成立一年不到,第一季收获的粮食就已实现自足,第二季时这里的粮仓已开始充足,预计明年就能反哺到各地了。

    双溪镇砍伐的木料,将会顺河而下运到神木县,经行初步加工,然后运到基隆港去。

    原本位于神木县的造船厂,现在已迁到了基隆港去,那里现在也已成为了海军部第一舰队的母港所在。

    十二月末,郑锦来到了基隆港视察造船厂的搬迁运转情况。

    在基隆港的一处山巅上,此时已伫立起一座大型灯塔,以煤油作光源,用于船只分辨航道,以降低海难的发生机率。

    新的造船厂郑锦抽调了大量的人力来重新建造,毕竟在他的长远计划中,海军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陆军,

    此时,造船厂内热火朝天,有上千个工人在忙碌着,

    他们现在主要是在修建两个2000料与4000料级(约1300/2600吨)的大型干船坞,以备将来修造船只之用。

    干船坞的三面接陆一面临水,其基本组成部分为坞口、坞室和坞首。

    坞口用于进出船舶,设有挡水坞门,

    船坞的排灌水设备常建在坞口两侧的坞墩中;

    坞室用于放置船舶,在坞室的底板上设有支承船舶的龙骨墩和边墩。

    干船坞的作用,能大为有利于船只的规模化、专业化建造。

    至于干船坞的抽水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