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 圣人李咎???(第2/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李煜的诗词实在太能打,后世有“神秀”之誉。黄举人粗略其史,细品其文,翻到李煜这里就挪不动眼睛了。

    “这……这《宋国志》真乃宝藏也!李重光(李煜)其人,是真的存在的?为什么能将亡国之君的悲痛写得如此传神!又能将女子夜会的情形写得如此绮丽!”

    黄举人看到好文佳句就忍不住要面红目闪,忙命人取香雪酒来,道:“只有香雪酒配得上如此佳句。贤兄弟家香雪酒还有否?吾以此酒佐佳文,算来你还藏着些好货,没有百八十坛,佐不尽哩!”

    李咎吩咐三郎记下,“先送一车来给举人老爷吃着。过阵子三节两寿的也在礼单上加此一物”,又与黄举人说道:“先生不必记挂心上,这酒原是家传陈酿,我不解其佳味,并不爱喝这个。得遇欣赏它的人,倒是它们的造化。先生若是觉得白拿酒来心里不自在,他日我将诸作付梓,还请先生些题跋点评。”

    黄举人将李煜父子和冯延巳的词集放下了,又去看《三国演义》,却是耳熟能详的故事、耳熟能详的人物,组合出完全不同的阅读感。

    这时候还是传奇、杂剧当道的时代,白话小说还没出现,三言二拍都不知道在哪飞,李咎放出来的《三国演义》是一种黄举人从未接触过的文字式样,以至于黄举人一开始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说它好,大白话带俚语的,没有赋兴没有骈俪,好在哪儿?说它不好,可它明明就好极了,将民间妇孺皆知的故事写得生动如画!

    《宋国志》是阳春白雪,所附文学著作更不必说,都是国宝级别的。而《三国演义》却是通俗小说,是下里巴人的东西,接近此时的白话水平,乃是将千百年来民间传说的“三国”趣事编纂在一起,加以艺术加工、编辑整合、文字改编最后形成的一个庞大的群像故事。

    单单看文字水平,那些文人文集水平最高,其次是《三国演义》,至于《宋国志》,竟然是史料风格的小说,极简单极枯燥,简直可以排到末流。

    因为这两部著述是相似题材,却用了完全不同表达,尤其《宋国志》本体和附文呈现出两种极端的文字艺术,因而黄举人相信了李咎的说法,即这些原是祖传之书,李咎不过誊抄出来罢了。

    只要他肯信这个,以后李咎再抄《西厢记》《西游记》,甚至把一些明清的刻本拿出来,也好解释得多了。

    编辑说推荐效果不是很好,我也觉得最近写得不顺手,我果然还是不适合赶工……就让我慢工出细活,求求各位读者老爷了!

    有读者老爷问主角会不会三妻四妾,答案是不会,当然不会,一个女人他都搞不定,三妻四妾能把他头盖骨掀飞喽……而且一定是能全心全意支持他、为他好、与他有精神共鸣的人。主角有自己的志向和使命,但是他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妻子也不能成为他可以交心的知己,那未免也太惨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