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7章·一度春闱近(第1/2页)  青衫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书真假一事牵动着所有人的心,然而在派去长安的中使没有回来之前,一切皆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在众人各怀心思,既期盼又忐忑地等候中使到来的日子里,京师迎来了两年一度选拔人才的春闱大事。    今次春闱,由参知政事丁谓作总主考官,宋绶作副考官,翰林学士等众多人作为监考人。    丁谓见到送来的考试名单上有顾慎之的名字,忍不住道:“此人是谁?名字倒有几分熟悉,总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王旦之子、今翰林学士王雍道:“此子乃去岁秋闱解元,丁大人竟连这个也不知?”    丁谓呵呵一笑:“解元,解元好啊,既是京师解元,那这次春闱,他再获头名的几率很大嘛,不可小觑,不可小觑。”    说着又翻到了杜昭晏一名,皱眉道:“这个杜昭晏,难不成是前朝龙图阁直学士杜镐后人?”    王雍对他身为总考官,就四处摆官威的做法很是不耻,冷哼一声,撇开头去,眼不见心不烦。    宋绶含笑道:“大人说得没错,此人正是杜老大人之嫡长孙。”    “坊间不是传闻,他两年前消失了吗?怎么又出现了?”    “这下官就不清楚了。”    “哦?”丁谓似笑非笑道,“本官听说,宋权直与此子情同兄弟,你怎么会不清楚呢?”    “毕竟这是友人私事,下官不好过问。”    意思是,你可消停点,别多问了!    “哎,春闱乃是国之大事,马虎不得,各府各路上报来的士子名单,都要细细查勘,不能让人鱼目混珠。宋权直,你说呢?”    “大人所言极是。”宋绶恭恭敬敬地拱手一礼,然后对身后众人道,“那大家别干坐着了,赶紧核查学生资格吧,别让丁大人为这种事情亲自操心了。”    说着自顾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作认真检查状。    无人理会的丁谓:!!!    好你个宋绶,竟敢与本官作对,他日我坐上宰相宝座,第一个要收拾的人就是你!    王雍躲在一纸名单后偷笑。    父亲在时,一直教导自己为官要圆融通达,对待小人不可与之直起冲突,而要懂得周旋。    可王雍毕竟年少,又声负才学,自然对丁谓这个父亲的老对头没有什么好感,连与之周旋,都觉得是莫大的屈辱。    偏偏如今之情势,朝中大权皆在丁谓之手,王雍一想到朝堂国事要交给这样嫉贤妒能的小人之手,就觉得对不起含恨而终的父亲。    故而他对所有敢明目张胆和丁谓硬刚的人,都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好感。    大宋有这样的人,实乃大幸啊!    核验完参试名单,众翰林从翰林阁出来,王雍走在宋绶身后,不加掩饰地道:“宋大人,我要向你道歉。”    宋绶十分不解:“此话何意?”    “以前我只道你是个只会在秘阁修史书的书呆子,今日你对丁谓的态度,实在让小弟佩服,故而我要向你道歉。”    宋绶:“啊,大可不必大可不必,丁参政没事找事,我只是不想和他多说话而已。”    王雍慨叹:“当此之时,朝中百官,不想和丁谓说话的人,只怕已是少之又少,像宋大人这样当面甩丁谓脸的人,更是挑不出几个了。这样浑浊不堪的朝廷,如大人之清流,又有几人呢?”    “诶,王翰林何必如此沮丧,依我之见,朝中不与丁谓之流同流合污之俊杰多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大宋朝之明日,还在这些青年才俊身上啊。”    “宋大人所言,指的是?”    宋绶含笑,掰着手指头数道:“诸如王曾王大人,以及晏殊、朱说等青年,皆是大宋之脊梁。”    王雍摇头:“王大人虽刚正不阿,颇有寇老风格,但到底资历尚轻,至于宋大人说的其他两人,晏殊不过是富贵温柔乡出来的贵公子,那朱说也不过是千里入京来的穷学生,指望这些人,只怕不行。”    他道:“依我之见,当今能压制丁谓者,还数寇老,若他老人家不能从长安回京师复任相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