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章 豪格建功反遭囚(第1/2页)  忽如一夜风雨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豪格入川,原准备决死一战,不想自己竟阴差阳错一箭射死了张献忠,让兵强马壮的大西军顷刻间土崩瓦解,不由大喜,一方面令鳌拜等率部紧追大西军不舍;一方面命余部迅速向四川各地推进。

    鳌拜等追至遵义,未能追及孙可望等所率的大西军,回来缴令,豪格想反正进军贵州也不是自己这次出征的任务,便命鳌拜等转向四川作战。

    经过了一年多的征战,遵义、夔州、茂州、荣昌、隆昌、富顺、内江、宝阳诸郡县全都平定,四川的局势逐渐安定了下来。

    其时的四川,因为连年战乱,极度贫乏,根本无法解决粮饷供应,豪格只好就此止步,留下王遵坦、李国英(原左良玉部下总兵)等明朝降将驻守四川,自率满、汉军经陕西班师回京。

    显然地,豪格一路上无数次地回顾过这个过程,每次回顾过之后,都会忍不住想:“这一年多来,征战即便再艰苦,咱也没有丝毫放纵自己,多尔衮的那些明的或暗的监视牵制者,应该挑不出咱的过失来。”

    想到这里,豪格就会变得信心满满的,又会因为信心满满思路愈加顺畅:“多尔衮肯定是不会想让咱建功的,咱若建了功,岂不占了他的上风?

    可是,既然他不想让咱建功,又怎么会派咱出征呢?委实无人可派?话倒是这样说的,但肯定是屁话,大清并不缺带兵的人。

    那,又是为什么呢?难道……?他竟会如此狠毒?只可惜老天也在助咱,偏偏让咱见此大功,看他还能再放出啥鸟屁来?”

    豪格冷“哼”了一声,接着想:“因为争皇位那事,太后和福临肯定会对咱有所防备,但福临跟咱虽非同母所生,却终究是弟兄。

    事实上,并非咱在争,而是他多尔衮在争,若不是父皇的旧臣鳌拜、索尼等人坚持……

    他指定是心虚的,不然,咱已再三声明‘德小福薄,不配继承皇位’,他为什么还要拿咱早年杀妻的事来做文章呢?不过就是贬低咱嘛。

    还有,他同意郑亲王提出的‘立福临为帝’,建议自己和郑亲王共同辅政,不就因为福临年幼、郑亲王懒得管事吗?唉,郑亲王懒得管事,他居然也不放过。

    关于这些,相信福临和太后渐渐地都会明白。肯定的,不然,太后为什么会趁定都北京大封朝臣的时候恢复咱的爵位?福临又为什么在咱出征前召见咱,鼓励咱为朝廷建功。

    只要咱建了功,在朝廷上说话的分量肯定会增加,咱指定要帮着咱的这位小弟兄,朝局指定会因之而转变……”

    这日,正想着,鳌拜过来轻声道:“启禀肃亲王,马上就要回京了,按照其他王爷的做法,都是先去聆听摄政王的教诲,再去朝拜皇上,咱怎么办?”

    豪格一愣,旋即道:“咱不一样,咱出师的时候,摄政王不是也没有出面,只有皇上一个人为咱们送行吗?哼,再说了,咱们拼命出力,那是为朝廷为皇上建功,不是为了他摄政王。”

    因为跟索尼等皇太极的旧臣,力主立皇太极的亲子为君,鳌拜没少受多尔衮的闲气,巴不得这样,即传令依命而行。

    行没多久,前军来报:“启禀肃亲王,皇上出城十里相迎,并于太和殿设宴慰劳,请肃亲王定夺。”

    豪格闻报,哪里还敢怠慢,未及到得该下轿的位置,即已下了轿,快步上前,纳头就拜。

    顺治心里一阵感动,却不事声色,微笑着过来,双手扶起了他,百般嘉勉,而后牵着他的手,拉他上了自己的大轿,一同前去赴宴,酒宴上更是殷勤相劝,不醉不归。

    “才一年多不见,福临居然就有了父皇的气度,唉,他还不过是个少年,必是多尔衮这个狗东西把他给逼的!”

    暗想着,豪格既喜且忧,改变朝局的想法自然也就越强烈,无奈,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