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李九踩点邓家庄 红天出道显奇才(第1/6页)  酸枣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九经过反复的斟酌,心里拿定了主意,就在他养伤刚满一个月,伤口全部愈合,他觉得可以自由活动了之后,悄悄离开赵家堡,连续三天都去外面踩点。他出去的时候,给张老头说是去县城找大夫再调理一下,顺便买一些日用杂物,活动活动筋骨,张老头也不阻拦,只说早去早回,别累着了!每天晚上直到天完全黑下来了之后,李九才进赵家堡子,这样不会引起别人注意。晚上回来的时候,总会带来好多东西,其中有张老头听过、见过而没有享用过的“老刀”牌香烟、“泸州老窖”酒、镶玛瑙嘴的青铜烟锅。也有烧鸡、点灯用的煤油、火柴、食用的盐巴之类。张老头一辈子也没有这样被人孝敬过,真是打心里乐开了花,一连一声地夸着李九,赞叹这些食物的美味,感慨这些小物件的精致美观。

    黄红天晚上放羊回来,看到李九带回这么多好吃好用的东西,心中对李九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不知道这些东西大多都是李九顺手牵羊偷来的,还有些是他偷了别人的钱再买来的。

    李九的信条是:“天下之财,能者取之。”他觉得自己从事的偷窃职业,除了有人身危险之外,并没有什么不光彩的地方。在他眼里,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所有的有钱人都是窃贼,只不过他们的手段更加高明而已。有人用权力;有人用计谋;有人用资本。所以他要带黄红天走这条路并没有什么道德良心方面的障碍。

    经过连续三天的打探踩点,李九用自己高明的易容术,今天打扮成叫花子,明天又扮作行商,又一天扮作走街窜巷收购古玩杂项、废铜烂铁的游商。在城里城外观察走访,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离县城东门外有两里路远的邓家庄邓举人家。这邓举人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自己从不杀生,也不打人,虽说因为没有靠山谋取到个一官半职,但靠着祖上留下的田产家业,生活过得很是惬意。自己办着一个小学堂,教着十几个本村的蒙童,也不规定缴纳多少学费,学童大都是本村小孩,且又大多是同一家族的人,学费由家长们按家庭情况自己捐献。这样反而让邓举人有了更高的威望,也得了更多的实惠,只要邓举人家里有什么需要人手帮忙的地方,总是有家长轮流着主动相帮,自家人都不用动手就一切搞掂。久而久之,这些家长们就有了自然的分工,有牲口的帮牲口,有劳力的出劳力,邓举人家的活路就被家长们全部承包了。邓举人又有位贤惠善良的夫人,据说是天水市胡老爷家的,平素吃斋念佛,最是和善。也因此进出邓举人家的人都很随便,李九在昨天还混进邓举人家,把他们家的房屋布局,进出路径看了个一清二楚。

    之所以选择邓举人家,李九是这样考虑的:邓举人家道殷实,失去点小财小物不会特别计较;还由于家中开馆办学的缘故,没有豢养恶犬;家里也没有看家护院的家丁奴仆。除了高墙大院之外,别无其他防盗设施;退一万步来说,即使黄红天万一落入邓举人之手,也不至于受多大皮肉之苦,更无生命危险,他还了解到当地对初犯的小偷往往会网开一面,教育一通后会让家长领回。思虑周全之后,李九就在前一天的夜里,跟黄红天进行了一次非常严肃的谈话。

    李九问:“红天,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人了吗?”

    黄红天:“我知道!”

    李九:“那你说说看。”

    黄红天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李九催促说:

    “我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有什么难为情的呢?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要有人干呢!”

    黄红天就开口说:

    “做贼的!”

    李九:“说对了!你前几天说要跟上我走,你知道我是做贼的,还愿意跟我走吗?”

    黄红天:“愿意!反正我在这里无牵无挂的,也不想放一辈子羊。”

    李九:“你确定吗?干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