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 章(第4/4页)  婉约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学上,他是一位诗、词、文均有很深造诣的全能作家。他的词突破了“词为艳料”的局限,扩大了词的题材,冲破了声律的束缚。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创作实践,对词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东坡乐府》传世。

    【注释】

    ①“天涯”句:指芳草长到天边。

    【评解】

    苏轼的词,以豪放着称。这首《蝶恋花》,代表了他词作清新婉约的一面,表现诗人创作上的多方面才能。这首词借惜春伤情,抒写诗人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上片惜春,下片抒写诗人的感伤。面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景色,诗人惋惜韶光流逝,感慨宦海沉浮,把自己的身世之感注到词中。艺术构思新颖,使寻常景物含有深意,别有一种耐人玩味的情韵。

    【集评】

    王士祯《花草蒙拾》:“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东坡但解作“大江东去”。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下阕墙内外之人,干卿底事,殆偶闻秋千笑语,发此妙想,多情而实无情,是色是空,公其有悟耶?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本词是消春之作。不过,作者还借“何处无芳草(知音)”

    以自慰自勉。“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

    水龙吟

    次韵①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②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③娇眼,yù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①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和诗或词。 章质夫:名(jié),字质夫,福建蒲城人,历仕哲宗、徽宗两朝,为苏轼好友,其咏杨花词《水龙吟》是传诵一时的名作。

    ②“思量”两句:指杨花看似无情,实际却自有其愁思。 思:意思,思绪。

    ③“困酣”二句:用美女困倦时眼睛yù开还闭之态来形容杨花的忽飘忽坠、时起时落。

    【评解】

    这首咏物词,当作于苏轼贬黄州时期。其间,诗人的好友章质夫有咏杨花词《水龙吟》一首,盛传一时,诗人因依原韵和了这首词寄去,并嘱“不以示人”。词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构思,运用拟人化手法,把咏物和写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物即人,两不能别”。全词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集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

    朱弁《曲洧旧闻》:章质夫杨花词,命意用事,潇洒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反觉章词有织绣工夫。

    魏庆之《诗人玉屑》:章质夫咏杨花词,东坡和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