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 章(第3/4页)  婉约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作者简介】

    谢绛字希深,家居富阳(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及第。仁宗朝,累官知制诰,有诗文集。

    【注释】

    ①翠翘金凤:古代fù女首饰。

    【评解】

    这首惜别词,上片回忆昨夜欢会,着重描绘人物情态;下片写今日送别,着重以景衬情。轻艳柔和,风流蕴藉,表现了谢词的风格。

    【集评】

    薛若砺《宋词通论》:据《富春遗事》载,希深居富阳小隐山,别筑室曰“读书堂”,构双松亭于前。倚山临江,杂植花果,沼荷稻圩,环流布种,颇称幽人之居。其词亦“藻然轻黠”,与众特异,如《夜行船》。

    李 冠

    蝶恋花

    遥夜亭皋①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②,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缕,人间没个安排处。

    【作者简介】

    李冠字世英,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以文学着称。官乾宁主簿。

    有《东皋集》传世。其词以《蝶恋花》为最婉约多姿。

    【注释】

    ①亭皋:这里指城郊有宅舍的地方。

    ②风约住:下了几点雨又停住,就象雨被风管束住似的。

    【评解】

    时节已过清明,桃杏芳香依然。小雨之后,淡月朦胧。信步亭皋,忽闻秋千架上,笑语轻盈,勾起了心中的万缕相思。

    诗人把惜春、伤春与怀人的思绪,融为一体。全词写得轻柔纤巧,婉丽多姿。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此词与张先、宋祁作风极相类,设混于子野词中,几乎无从辨认。

    刘逸生《宋词小札》:这首词写一个青年人常会碰到的意外和因此惹起的无端烦恼。

    事情本是琐细的。他在春夜的闲行中偶然听到隔墙的笑语声,如此而已。但正因其琐细,要写得委婉动人,又实在不易。

    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恰当地安排了一个同青年人的伤春情怀十分和谐的环境和气氛,然后让那感情自然地伸展开去。

    叶清臣

    贺圣朝

    满斟绿醑①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②?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作者简介】

    叶清臣字道卿,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仁宗天圣初进士,历官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有诗文集。《全宋词》存其词二首。

    【注释】

    ①绿醑:美酒。

    ②都来几许:都算在一起才有多少时间呀!

    【评解】

    这首词是酒席筵前留别之作。满斟美酒,劝友人尽情欢乐。全词精心铺叙,情意殷切。表现了诗人伤春惜别的情怀,也流露出人生萍寄之感。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词中“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句,则为东坡《水龙吟》“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及贺方回《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蓝本了。

    苏 轼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①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中进士,曾任翰林学士等官职。在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