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特别的春节(第2/4页)  生命里的绿流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姐,我们都吃了几天胡萝卜了。”

    金枝听到这话,喝斥道:“小孩子家家的,知道什么,不要乱讲,”金枝费力地站起来,腰身歪歪斜斜,老半天伸不直。金枝有些轻微贫血,一阵头晕目眩后,吃力地对安澜道:“今年遭了灾,肯定比不得往年。菜地被我整出来了,抢种了些冬季菜,吃饭不成问题。你别听她们瞎说。”

    安澜没说什么,回到家,拿个袋子,装了两块腊肉、两条腊鱼,两根香肠、一只猪蹄过去,金枝执意不收,安澜放下袋子就走了。

    除夕那天,老天做美,下起了鹅毛大雪。安澜一觉醒来,大地已是银装素裹,她兴奋地跑出门外,脚踏下去,再抽回来,地面上立现一个淹及腿肚的深坑。安澜想去找白桦,忽听月姣在阳台上叫她,“安澜,去哪儿了?”她家都是早上吃年饭,一大早,父母便在厨房里忙开了,叮叮咚咚一片响。饭前,月姣切开半边萝卜,插上香烛,一家三口焚香叩首,祭拜祖先,继而围着一个废旧铁桶给祖先烧纸钱。仪式结束后,一家人才坐上桌。月姣在几个空座位上添了几副碗筷,盛好饭,斟上酒,筷子在每道菜上点点,念叨:“安澜的爷爷外公啊,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请您二老一起过年……”安澜很想笑,但见父母严肃的样子,忍住了。

    吃完年饭,安澜便欢天喜地冲出门,找白桦玩去了。难得的大雪,打雪仗堆雪人,该有多好玩。

    白家还没吃年饭,安澜瞧他们桌上就四个菜,两荤两蔬,一碗萝卜,一碗白菜,一碗腊鱼,一碗腊肉。腊鱼腊肉还是安澜从家里拿过来的。安澜很高兴,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对他们很重要。

    白家也是先祭祖先,再吃团年饭。他们招呼安澜一起过年,安澜推辞不掉,只好上桌。她肚子不饿,吃得很少,金枝从一铁皮桶里捞出几块糍粑,放在煤火炉上烤熟,等糍粑肚子鼓胀,金枝用勺子撬开一个口,灌了些许白糖进去,拿给安澜吃。安澜很高兴,糍粑香甜绵软,比家里的好吃多了。

    那天,几个孩子玩得很尽兴。他们在工房前坪堆雪人打雪仗,安澜还玩出一身大汗。她喜欢和白家人在一起,心里和他们亲,与自己家里人没什么区别。

    每年的除夕夜,安澜的父母都是要值班的。值班室很热闹,叔叔阿姨们围着一大盆碳火说说笑笑,桌上有各种各样的水果点心。电视里正播放春节联欢晚会,那些相声小品,安澜听不懂,感觉很没意思。

    趁父母不备,安澜又偷偷溜到工房去了。工房没有电视,安静得有些阴森,一排房子只有几间亮着灯。好像除了白家,在工房过年的还有两户,都是家里房子被淹了的。亮着灯的房间都敞开着,没人。安澜觉得好奇怪,直到最后一间房,才见几家人围着一火堆,边烤糍粑边聊天。见到安澜,大人们先是诧异,接着很紧张,异口同声道:“安澜你快回去,晚上不安全,你父母会很担心的。而且——你不适合在呆在这。”

    安澜不想回去,不管不顾,在长凳一空档处坐下。

    这间工房很大,房间里唯一的设施就是放置墙角的一具黑漆棺材,是场长为他的老父亲准备的。这具棺材为何出现在工房,据说,是场长就地取材,趁农场大兴土木,就用农场的木料,人工,顺带打造。场长不仅省掉了材料钱,连工钱也省掉了。

    大人们很少说话,气氛有些沉闷。火堆中央的枯木桩很大,盘根错节的,火烧得很旺。红里透灰的木桩发出“噼啪”的炸裂声,这时,安澜会产生一种错觉,像是从那胖大棺材里发出,吓得心惊肉跳。

    这时,屋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声,场长带几个干部持手电筒,在门口晃了晃,进来喝斥道:“你们怎么在这生火,要是搞出引发火灾怎么办?”

    “我们也是没办法。这大过年的,没电视看,总得找个乐趣。去年遭了灾,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