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特别的春节(第1/4页)  生命里的绿流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

    那年,因为遭了大灾,春节比往年更热闹,更隆重,也更喜庆。

    腊月上旬,场部的几个渔塘响起了轰轰的抽水机声,连续几个日夜后,渔塘渐渐见底,活蹦乱跳的鱼白花花一片。渔塘四周,站满了围观的村民,他们带着渴慕的神情看工作人员忙活,不时发出紧张地吆喝声。七八个穿着连身雨靴的工人从渔塘两端拖着鱼网往前走,大鱼基本被网罗,有些漏网小鱼则跳到塘边的淤泥里,“捡鱼啦,大家快来捡鱼啊!”渔塘边上的人一哄而上,有人早准备了篓子,没带篓子的,就用树枝将鱼嘴巴一条条窜起,都不会空手而返。

    国强是渔业队老职工了,也被叫去帮忙。网获的鱼摊在食堂的前坪里,白花花的延绵半公里。工作人员用秚称将鱼等量分成若干份,贴上序号,开始抓阄分鱼。安澜家是双职工,分得两份,月姣花了很大力气才把两座小山似的鱼运回家,然后又花了一整天工夫剖鱼。当她从一大堆鱼肆中直起腰来,两眼直冒金星,脸上却挂着满足的笑容。

    国强忙来忙去,却没分到一条鱼,食堂从多出来的鱼中选了两条大草鱼给国强,以表谢意。

    鱼分完,已是人倦马乏,稍微停歇了几日,又开始分猪肉。食堂区域接连几日传来杀猪时的嚎叫。连续一周,六十多头猪前赴后继地终结了自己的宿命。安澜家又得两份,月姣用一个超大的脚盆腌猪肉,仍然装不下,她只得找了几个干净的脸盆,分别装猪蹄、猪血、猪肝之类的。“我们家吃得了这么多吗?”这未免也太多了,安澜疑惑地问。

    “吃不完就送人,你乡下的姨妈、舅舅,日子过得不好,正好送点。”月姣若无其事地回答。安澜心想,那也可以送给白桦家吧。

    那段时间,食堂里的工作人员很累。猪肉分完,接下来又要磨豆腐。石磨架在食堂前坪里,石磨下是有些年头的石舀。一人把泡好了的黄豆一勺勺放进石磨的圆孔,另一人推着石磨转圈,乳白色的豆浆便顺着磨壁流下来。他们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紧袋口,用力挤压,豆浆便榨出布袋了。生豆浆的一部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很快就变成豆腐了。安澜不明白水状的豆浆是怎样凝固成块状的豆腐的,问食堂师傅,他们只是笑笑,不告诉她。

    忙完豆腐,便是打糍粑。两个身强力壮的男人把蒸熟的糯米放进石舀,各用一根大木锤反复用力往臼里夯,渐渐的,糯米团团就变得玉圆光滑了,至于松软的糯米团团是怎么演变成硬硬的糍粑,不得而知了。安澜很好奇,她要拉白桦一起来观看,白桦却死活不肯。

    安澜家分得一篮豆腐,一蛇皮袋糍粑。月姣还自制了甜酒、豆豉,家里飘荡着各种香气,安澜认为,这便是过年的味道。月姣用一个崭新的瓷盆放了几斤糯米,用酒曲发酵,盖上,然后层层包裹,放置安静的角落。安澜从火桶上起身,准备上床睡觉时,月姣便把装有甜酒的瓷盆塞进尚有余温的火桶被里。几天后,家里就弥漫一股甜酒的香味了。

    豆豉的做法很奇特。月姣将抽屉洗干净,把黄豆铺在抽屉里,不知她施了什么魔法,几天后,黄豆粒上长出了一层厚厚的霉。安澜问妈妈:长霉的食品能吃吗?月姣说,这种发酵的豆制品没有毒,也没有霉味,而且还挺营养。月姣用豆豉炒鲜肉,味道还真好,又下饭,安澜每次都要吃两碗米饭。

    每个干部家庭都分得有豆腐和糍粑,这在往年,是没有过的。而往年有的水果、面条、糖果、爆竹,仍然会有。安澜刚放寒假,家里突然间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好吃的东西,她兴奋得拍手叫好。好心情总是需要分享,安澜兴冲冲跑到工房,白桦家却冷冷清清,鸡鸭鱼肉全不见踪影,就连新鲜蔬菜,也是希罕物。金枝蹲在屋檐下,面无表情地削胡萝卜。白兰见安澜进来,把脸别过去,瘪瘪嘴,很委屈地说:“安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