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三章 你高我低(第1/2页)  边地疏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穆子旭跟着于静一家人来到二楼一个包厢里。于静招呼众人一一落座。

    于静的爸妈很自然地坐在正对门口的中间位置,于静挨着妈妈坐,房彪被于静的爸爸拉到自己跟前坐下,穆子旭坐在房彪的旁边。

    “来,你们也认识一下。”于静走到房彪和穆子旭跟前说,“这位是我同学的哥哥,叫穆子旭,也是当兵的,现在在西域工作。”

    “班长好!”房彪热情地伸出右手。

    “你好。”穆子旭握住了房彪的手,轻轻用力,他感觉对方手上很有劲。

    在军队,遇到比自己军龄长的人,都可以叫班长,那是一种亲切,也是尊重。没当过兵的人可能不理解这种称谓。

    于静和妈妈忙着点菜。三个男人就聊了起来。

    “房,兰州籍在北京的大学生有不少吧?你们这个联谊会有多少人?”于静爸爸问。

    “在北京的兰州籍大学生没统计过,应该很多,我们只是范围联络了一些熟悉的,大概一百多人。”房彪说。

    “百十号人,也不少,够一个连的兵力了。”于静爸爸说,“你们平时都搞些什么活动?”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联谊会的宗旨是联络同乡感情、相互支持帮助。其实,也没搞什么重要的活动,就是逢年过节聚一聚。个别投缘的,私下里也会有一些紧密型的交往。”

    “哦,挺好,挺好。”于静爸爸说,“穆,你老家是哪里的?”

    “我的家在东北,”穆子旭挺直了腰杆说,“辽宁的。”

    穆子旭用余光扫了一眼房彪,看到房彪笔挺的军装,他提醒自己,虽然穿的是便装,也不能逊色太多。

    “穆是东北的,却在西北工作,我们能聚到皇城根下,也是一种缘分。”于静爸爸说,“你在部队是做什么工作的?”

    “后勤工作,主要搞财务。”穆子旭说。

    “嗯,不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工作也很重要。”于静爸爸说。

    “爸,你这个假军迷今天遇上真军人了,好好请教一下年轻人吧。”于静把菜单交给服务员,也加入了聊天。

    “房,你是在哪个军校读书?”

    “我是装甲兵学院。”

    “读什么专业?几年级了?”

    “学的是军事指挥专业,大四了。”房彪说。

    “装甲兵,厉害,那可是陆战之王。”于静爸爸说,“想当年,希特勒打苏联,发动闪击战,主要靠坦克部队横扫千军。”

    “是的,坦克是集进攻与防守于一体的突击火力,要取得陆地作战胜利,坦克必不可少。”房彪说,“前不久的海湾战争,地面部队最直接的对抗,就是伊拉克的7坦克与美军的1a坦克大战。”

    “7坦克好像是苏联产的吧?”于静爸爸问。

    “就是。海湾战争,陆上火力比拼,就是美苏争霸。”房彪说。

    “这两种坦克哪个更有优势呢?”于静爸爸问。

    “如果要比较坦克的性能,主要是三个方面:火力、防护和机动性。”房彪说,“前两项指标,美军的1a要胜一筹。”

    “哦?”

    “伊军的7坦克火炮虽然口径大,达到15毫米,但是它的有效射程只有400米。美军1a坦克火炮口径稍,是10毫米,但它的有效射程达500米。就像胳膊长的人与胳膊短的人打架,当然胳膊长的人有优势。”房彪说。

    “防护性能也是美军坦克厉害吗?”于静爸爸问。

    “是的,美军坦克用的是贫铀装甲,防御破甲弹相当于100毫米厚的均质钢。伊军的坦克是复合装甲,防护能力就差得多。”房彪说。

    “机动性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