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8章 武昌建制(第1/2页)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天,一行人来到武昌城内高观山(今日蛇山)的楚王府,看到满园残埂断壁,众人感慨不已。

    黄应运指着楚王府道:“这楚王府位于高观山南麓,坐北朝南,背依高观山,东西宽里,南北长4里,占地八平方里,相当于当年的半个武昌城。

    明洪武三年170,朱元璋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次年开始在武昌高观山今蛇山南侧建王府,历时9年竣工。

    当年的楚王府内遍筑宫殿、楼阁及水榭庭院,宫殿、宫室、堂库、宗庙等八00余间。

    周围垒石为城,高二丈九尺,号称“王城”;开四门,正门称镇楚门,俗称公衙门,位于今湖北医学院一带,至今尚有地名曰“王府口”。

    正殿基高六尺九寸,正门、前后殿、四门城墙饰以青绿,廊房饰以青黛。四城正门,以丹漆,金涂铜钉,豪华壮观,犹如皇宫”

    范文光跪下道:“王爷,皇室如此穷胸奢靡,我大明百姓怎么不苦?

    不但要奉养一个皇帝,而且还要奉养四十余个亲王。这些亲王一个个锦衣玉食,再加上数以万计的王室宗亲,如此这般民众怎么不苦。

    王爷,微臣从成都赶来的时候当地10个县议会,10个府议会汇同地方官员上书王爷,恳求王爷称帝啊。”

    杨昭吃惊的看着这一叠请愿书,看着大家屏住呼吸的样子,赶忙制止道:“范兄,大家的心意孤王明白,但现在我们的敌人是鞑子,断不可因此而横生枝节啊。”

    袁宗第等人乃义军出身,在内心上对大明总有一点不合拍,见杨昭如此,纷纷出列道:“王爷,你招抚义军,率部驱逐鞑子,这江山本来就是你打下来的,王爷应该称帝自为啊。

    王爷,正如闯王所言,咨尔明朝,气数已尽。自古没有不灭亡的王朝,自崇祯以后大明就亡了一次,然后在弘光帝、隆武帝、绍武帝连续三次歼灭,明朝早已经名存实亡啊。”

    旁边的吴兆元、殷承柞、龚完敬、严似祖、黄应运等人也纷纷跪下请求道:“王爷,如今鞑子入侵中原,民众早已经困苦不堪,杜永和、朱由榔早已经疲惫不堪,难以担当驱逐鞑虏之重任。

    望王爷不辞艰辛,称帝自为,以带领我数兆汉族同胞一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救济斯民,共创盛世啊。”

    杨昭呵呵一笑,看了看众人道:“各位,大家这,这是为什么呢?我等占领武昌,但主要还是兄弟们的功劳啊。

    各位,如今鞑子还占领两京之地,你们让孤王称帝,若是这样,孤王干脆退隐山林算了。”

    吴兆元摇头道:“王爷,如今皇帝暗弱,只知道一味逃跑。我平辽王府辖地超过6省之地(包含云贵川鄂,陕西、甘肃一部),强敌环视在侧,我等希望王爷能够称帝,以带领大家驱逐鞑虏,恢复二京而已。”

    杨昭赫赫一笑道:“吴长史所言有理,为了治理方便,那就建立百官属司吧(朱元璋称王后也曾经如此)。如果按照明朝规制,王府长史不过五品官员,本王让吴先生、范先生担任这个王府长史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啊。”

    当即带领众人来到楚王府承运殿,大家见过礼之后宣布百官属司人选。

    设立中书省,以吴兆元为左国相,从一品,统筹国中大事务。范文光为右国相,正二品,襄助左国相工作,负责户司、工司、商司事务(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财经内阁)。

    设立大都督府,以董克治、蒋世铉为左右大都督,正二品,殷承柞、刘体纯、赵荣贵、李定国、贺珍、王祥、秦翼明为都督佥事,以协助军务,从二品。

    设立监察院(原为都察院),钱邦芑、王夫之为左右监御使,从三品,掌管王府监察事务。

    王府内部设立枢密院,殷承柞为枢密使,从二品,袁宗第为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