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纺织棉纱(第1/2页)  穿越过去之胖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人们走了之后,张永昌兄弟带着张永奇、魏山丫又悄悄去后山去捡桐籽去了,在张永奇的一再提醒之下,张永明还还特地带了铜丝套子去套兔子。

    上次过年吃的兔子肉,张永奇一直回味无穷,一直想着啥时再吃到,没想到又要到后山去,看来这回又有兔子肉吃了,反正张永奇有着强烈的预感。

    今天还是大晴天,林子里的雪化了不少,以前埋在雪地里的桐籽大部分都露了出来,涨价兄弟他们上午捡了三趟,下午又捡了三趟,一天下来收获不。虽然很累,但是非常那个值得。

    但是,不信的是兔子只套中一个,张永昌倒没觉得什么,只是张永奇却觉得有点遗憾。没啥,只是觉得人多兔子少了,吃肉吃的不爽快。

    老爸和五伯去办事的地方其实并不远,最主要的事情基本都集中在府城西街上。府城离西张村倒是不远,但是翻山越岭,再加上下雪天路滑。要是天气好还可以赶回来吃中午饭,即使路滑下午也该回来了。可是直到天快黑了,老爸他们才回家。

    老爸他们事情虽然最后都办成了,但是中间的过程却是很不顺利。

    因为本地过年有个风俗,年分为大年和年,大年指初一到初五,年指腊月二十四到三十晚。所有的商家大年三十下午开始关门过大年

    民间向来就有

    “初一初二峨眉月,初三初四好拜节”的说法。

    因此,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初四之间,商家是不主动开门营业,农户也不会下地干活。

    初四夜里或者初五清早,各家各户的主妇都会在家炉灶里掏灶灰送到路口,这有个说法叫“送穷灰”,意指把穷气送走。

    初五叫“破五”。百姓会到祖先的的墓前祭拜;这一天人们放鞭炮“赶五穷”,用吃喝的形式“打穷气”、“填穷坑”;这天被商家定为财神生日,这天开门营业会财源广进。

    今天李万祥他们去买棉花、扦子、笋壳,可蒂诺到时s开店的人家就是不卖给他们,理由都是还没送穷气接财神呢,不能做生意。

    到最后两个人用了另一个办法才弄来了东西,那就是用“讨”的说法。过年人家都讲究个吉利,我自己当做叫花子到你家来讨东西,那说明你家富有;你给我东西,证明你的仁慈。最后李万祥从他们家“讨”到了这些东西,约定初五那天再付钱给他们。

    张永昌听了事情的经过,又好气又好笑:

    “我说这些人是不是脑子坏掉了?送穷气接财神不就是想发财么?我们买他东西,不就是送钱给他么?送钱给他他还不要,我看他们一辈子都别想把穷气送走!”

    憋了一肚子气的老爸、五伯深以为然,都点头称是。

    棉花和纺纱车都已准备妥当,张家人的传统是向来是家人说干就干。

    老爸他们现在买回来的是皮棉,而皮棉是不能直接纺纱的。

    农民从地里收获的是带棉籽的籽棉,籽棉经过轧花之后,去掉了棉籽就是皮棉;

    而皮棉还需要通过弹花阶段,使棉花纤维松软,并去掉里面的杂质,再用手工搓成棉条;最后,纺纱者利用手摇纺车才能把棉花条纺成棉纱。在这些阶段里,只有因为弹棉花去杂质有少量斤两损耗。

    张安根据老爸他们带回来的皮棉售价、棉纱收购价格并结合弹棉花的损耗率,预算了一下这次纺棉花的利润。

    他拿出纸笔,开始计算。

    张安首先用这批皮棉重量减去估计的损耗,算出能纺成的棉纱重量,

    再用棉纱重量乘以售价,得出了销售总金额;

    其次,用这次买皮棉所花费的金额,加上弹棉花的工钱以及所用损耗的金额,就得出了加工总成本。

    (因为一辆手摇纺车制作成本低廉,可长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