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纺织棉纱(第2/2页)  穿越过去之胖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使用且不易损坏,张安就没有把它的损耗计算在成本里)。

    最后把销售总金额减去加工总成本,就可以得出了总利润;

    再用总利润除以买来皮棉的重量,就可以得出每斤皮棉纺成棉纱的利润。

    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是让老妈许玉珍她们很惊喜。将皮棉打成棉絮,再纺成棉纱,平均每斤皮棉能赚二十二个铜圆!

    民国那个时候,二十二个铜圆价值多少?

    根据民国的经济资料以及张恨水、鲁迅、叶圣陶等文人文章记载,197-197年“黄金十年”期间金融比较稳定,一块大洋等于十角,一角钱等于二十三个铜圆,也就是一个大洋等于二百三十铜圆。

    那当时物价又是多少呢?

    三十年代在北平,一个铜圆可买一根油条,两个铜圆可买一个芝麻酱烧饼,三十个铜圆可买一斤五花肉!

    这个结果让母亲许玉珍和五婶刘二花高兴地不得了。

    老娘们虽然干不动地里的重体力活,但是纺纱织布都是在屋里干,一不需要出大力气,二不需要日晒雨淋,特别重要的是第三点,纺纱只需要在夜晚和阴雨等农闲时间进行,家务和农活还能照做不误。

    这样既轻巧又能赚钱的活,谁不愿干谁才是傻子呢!李家人说干就干,吃过晚饭连夜就开始忙碌起来。

    棉花先需要弹好,这是纺纱的第一步。村里的三伯就会弹棉花的手艺,他家里大木弓、木槌、铲头、木磨盘都是现成的。五伯和老爸把纺车都搬到叔叔的空房子里,再用门板搭起一个台子,喊来三伯带着工具弹棉花。

    第一批棉絮很快弹好了,三个等候已久的女人将被弹好的棉絮搓成了棉条,然后用手从棉条上捻出一条细细的纱线,再把纱线缠绕在纺车的锭子上。纺纱时女人用一边右手轻轻摇动纺车绳轮,一边用左手轻捏着棉条续棉。随着纺车“嗡嗡”转动的声音,一条条洁白的棉纱从棉条里抽出来了。纱线越拉越长,女人的左手越牵越远,最后右手将绳轮反过来一转,锭子反转,那根棉纱乖乖的绕到了纱锭子上。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