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十七、只打了一场遭遇战(第1/4页)  三国全史:全两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三国全史:全两册最新章节!

    现在,长江上就有两支大军相向而行。

    想象中这应该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论规模和激烈程度都不应该比八年前发生的官渡之战逊色。但是这场战斗实际上远远没有官渡之战规模大,更没有那一场战役持续的时间长,其实就是一场遭遇战。

    所谓遭遇战,往往是不期而遇,一触即散。

    这场本应该打得难解难分的著名战斗,就以遭遇战的形式开始了,最后也以遭遇战的形式而结束,双方相遇的地方叫赤壁,本是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因为这场战斗而扬名至今。但是,这个地方的具体位置历来都有争论,归纳起来居然有20多种说法,比较集中的有5种,包括蒲圻赤壁、江夏赤壁、汉阳赤壁、汉川赤壁、嘉鱼赤壁等,它们不仅有在长江上的,还有在汉水之上的。

    这恰好说明,这场仗打得有些草率,结束得有些突然,以至于到底主战场在哪里都有些模糊了。

    一般来说,现在公认的地方是湖北省蒲圻县,如今该地已改名为赤壁市。如果从曹军出发地江陵算起,以曹操的目的地夏口为终点,蒲圻赤壁大体位于其四分之三处,曹操率水军走了四分之三的路,眼看快到夏口,遇到了周瑜率领的孙刘联军。

    此时是建安十三年(208)的冬天。

    由于只是一场遭遇战,所以正史对这场战斗记载得也十分简单。

    双方相遇于赤壁,此时曹军中发生了疫情,刚一交战,曹军就败退了,曹操下令在江北扎营,周瑜率军在南岸。

    黄盖看到这种情况,向周瑜建议:“现在敌众我寡,难以持久。我发现曹军船舰首尾相接,可以采取火攻。”周瑜同意了黄盖的建议,让他找了数十艘小战船,里面装上柴草,浇上油脂,外面裹上帷幕,上面再插上牙旗。

    黄盖先给曹操送去封信,要投降。曹操吃不准这封信是真是假,还特地召见信使,亲口对他说:“如果这封信是真的,将大大奖赏你,封你的爵位将超过其他人。”这个信使没有留下名字,但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因为曹操最终相信了黄盖是真投降。

    黄盖先命人准备了轻舟10只,把干燥的荻草和枯柴堆在船上,浇上鱼油,用赤色的幔布盖着,在船上插上旌旗龙幡。

    这时江面上刮起了东南风,这10只轻舟在前,到江中心时升起帆,黄盖手持火把告诉部下,让大家大呼:“投降了!投降了!”曹军将士闻听都出来观看,离曹军还有2里多地时,孙吴的各小船上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行如箭,烧向曹军的战船,并引燃了曹军在岸边的营寨。

    周瑜趁势挥师跟进,一时间雷鼓大作,曹军大败。

    冲在最前面的黄盖被流矢射中,这时是冬天,江水寒冷,幸好黄盖被随后赶上的韩当所部救起,不过大家并不知道是他,把他放在一张床板上。黄盖迷迷糊糊醒来,强打精神叫了一声韩当,韩当听见了,惊讶道:“这是公覆的声音啊!”看到黄盖,韩当忍不住垂涕,马上为他换了衣服,黄盖才得以生还。

    曹军大败,除了周瑜、黄盖使了诈降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原因,比如疫病。

    此战发生时,有一场严重的疫病正在曹操将士中蔓延,造成曹军严重减员,战斗力下降得很厉害。但这是一种什么病呢?过去一般都认为是血吸虫病。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人一旦感染,就会出现发热、斑疹、丘疹、腹泻、腹水、腹痛、肝肿大等一系列症状,致死率很高。

    曹军士兵多来自于北方,水土不服,对疾病的抵抗力低,防护流行性传染病的意识也差,一旦疫情蔓延就无法控制,曹军因此受到重创,在遭到第一轮打击之后,他们也无法组织起有效反击。

    这场发生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