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8章 孙氏兄弟与江东二张(第1/4页)  三国求生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许都,司空府,侍御史张纮正手持一封表章向司空曹操禀告。

    张纮字子纲,乃是徐州广陵人氏,少时游历京师,就学于太学,师事博士韩宗,治《京氏易》、《欧阳尚书》,又於外黄从濮阳闿受《韩诗》及《礼记》、《左氏春秋》。

    学成之后回到广陵出仕,因才具出众政务娴熟被本州举为茂才,也就是优秀公务员的意思。

    当时大将军何进、司空荀爽、太尉朱儁曾先后征辟张纮为掾属,但张纮觉得世道纷乱,非是入朝为官的良机,遂连连称疾不就,最后更是为了躲避徐州的战事避难江东。

    如此高才,到了哪里都会闪闪发光,江东小霸王孙策上演了东吴版的三顾茅庐。

    虽然张纮不是诸葛亮,孙策不是刘备,张纮家的大宅院也不是茅庐,但不妨碍张纮被孙策的诚意感动,出山辅佐。

    当时孙策麾下最为出名的两个谋臣俱都是徐州人氏,广陵人张纮算一个,另一个便是彭城人张昭张子布。

    孙策对二人信任有加,时常留一人居守,一人随自己从军征讨,时人美名曰“江东有二张”。

    当时虽然孙策已经打下了江东数郡,但身上并无朝廷所赐名位,吴会之地士族多有不服者。

    时天子方都许,张纮建议孙策奉使朝廷,得到朝廷的认可,授下官职以做到名正言顺。

    孙策从其计,令张纮带上贡品向朝廷称臣纳贡。

    张纮入朝后,与在朝公卿以及昔日故旧讲述孙策材略绝异,平定三郡,风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诚,乃心王室。

    言外之意就是孙伯符乃是汉室大大的忠臣,抚定地方,代天子管理扬州,朝廷应该赏以高官厚爵。

    当然,孙策为什么要攻打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庐江太守陆康、会稽太守王朗这种尴尬话题,张纮是提都不会提的。

    当时曹操四面是敌,没空理睬纤芥之疾的孙策,便从张纮之请,派遣使者拜孙策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

    至于张纮,曹操心想这是个人才啊,给孙策用还不如给我自己用,便把他留在了许都,辟为司空掾,举高第,补侍御吏。

    曹操之后更打算在扬州给孙策上些眼药,欲要任命张纮为九江太守,张纮心想我接受了朝廷的旨意担任九江太守,岂不是会令孙策生忌,不行不行,又上演老一套以疾固辞。

    张纮在朝的几年里,江东与朝廷的关系还是十分默契的,就比如孙策应了曹操之请,派兵对付昔日旧主袁术。

    曹操也投桃报李,表孙策为讨逆将军,改封为吴侯。

    然而双方终究是为了利益的表面媾和,在共同的敌人袁术病死后,情势便发生了改变。

    当时孙策在江东连战连胜,先后击败扬州刺史刘繇、丹阳太守太史慈、庐江太守刘勋,江夏太守黄祖,豫章太守华歆,简直势不可挡。

    曹操这才醒悟过来,原来前几年被自己当做纤芥之疾的小子已经成为了一头猛虎,发出了“猘儿难与争锋也”的感叹。

    此时曹操已经与袁绍交恶,不愿多树强敌,便把侄女嫁给孙策么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求娶孙策堂兄孙贲之女,礼辟孙策两个弟弟孙权、孙翊,命扬州刺史严象举孙权为茂才。

    这么一通操作,自然是要告诉孙策,小朋友老老实实听话,我很看好你,跟着我混高官厚禄少不了你的,你可千万不要搞事情,弄得大家都不好看啊!

    然而孙策是一个你给他点甜头他就罢休的人吗?

    不,我孙伯符想要的自己会来取,不用别人的恩赐!

    孙策早就看出袁曹必有一战,且袁强而曹弱,便在江淮一带秣兵历马,准备在袁曹战事胶着的时候袭取许都,接盘汉帝。

    奈何天嫉英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