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橘颂明志,智退秦军(第1/3页)  滇王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光阴如梭,楚怀王行猎巫山转眼过去六载,屈原已到弱冠之年。《礼》载:二十曰弱冠,成人之道也。古人有“弱冠弄柔翰,卓越观群书”之说,其实屈原早在幼学之年便卓越观群书了。

    “江陵千树橘”,楚地江陵一带自古便以产橘而闻名遐迩。不过橘树之习性十分独特,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结出又苦又涩的枳实。《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正是这种情况。

    这个金秋的乐平里,有木皆橘树,天公作美,风调雨顺,正是黄橙橙的橘子成熟之季,屈原与勤劳的村民们正在橘林中采摘橘子,每家每户都收获了几大筐黄橘子。百姓的幸福很简单,只要耕者有其田,民有恒产,便有恒心,荡漾在百姓脸上的笑容犹如黄锃锃的橘子。

    午休时间,屈原爬上高丘之上的橘树,带领着村里青年男女吟唱起他最近刚作的诗歌,其乐融融,歌声飘荡在果实累累的橘林间。其歌曰: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橘树乃造化所赐,生于荏草之中,而贞于独立,不随草靡。橘树吸天地日月之精华,受命不迁,生在南国,根深不徙,志向专一,故成一代嘉木,绿叶离离,果实灿灿。橘树刚正不阿,无几无私,品行高洁,与世无争。橘树有志有德,可友可师,在深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橘树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青年屈原以橘树之独立不迁、深固难徙、苏世独立之精神,砥励自己的品质与情操:橘亦是我,我亦是橘。我有如此高贵之品质,谁又能与之伦比?我有如此深厚之情怀,谁又能识得?

    正在屈原带领村民吟唱《橘颂》之时,一支秦军经由巴楚边境,正悄然入侵乐平里。

    乐平里所处的归乡与巴国接壤,两国以大巴山互为国界。巴国,始于先夏时期,于夏初加入夏王朝,成为其中一个诸侯国,在周武王伐纣时有功绩,被封为子国。

    秦国的商、於之地,春秋时期原属于楚国,秦国故土本为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商、於位于秦岭南麓,为楚文化发源地,后来商、於被秦国占领而成为秦地,该地后来还成为秦孝公赐给商鞅的封邑。秦国占领商、於之地后,在接近秦楚边界的地方修筑了军事关隘——武关,而秦国核心区域通常也称为关中。楚庄王时期之所以不收复商、於之地,是因为在春秋时期要成为诸侯列国公认尊崇的霸主,必须军事、政治、外交手段三管齐下,通过盟会等形式,首先控制以周天子为中心的中原国家,包括郑、宋、许、陈、蔡、曹、卫等国,迫使其归顺依附,纳贡臣服。楚庄王要想取晋国之霸主地位而代之,也须遵循此道。为了实现历代祖先“观兵中国、北上争霸”的战略目标,楚庄王在稳定内部、巩固后方、实力增强之后,即开始出兵中原,攻伐陈、郑等中小国家,迫使它们背晋从楚。为了使这一战略目标能顺利实现,楚庄王还加强了外交攻势,以孤立晋国,争取郑、宋诸国屈服,联秦盟齐,结交吴、越,团结鲁、郑等中小国家,使晋国陷于两面作战的困难境地。

    秦国占领商、於设立武关之后,秦楚两国便以秦岭山脉及丹水下游互为国界,秦军正面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