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第二次朝鲜战争(三)(第1/3页)  逆变158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陆上的三路人马,攻击方向也各自不同:麻贵攻蔚山,董一元攻泗川,刘铤攻顺天。

    六月,麻贵再次将加藤清正包围在蔚山城。之后两军互有胜负,但最后时刻,麻贵遭到了倭军援兵的伏击。援军由立花宗茂率领,他先以千人夜袭麻贵的军营,后来又以假营伏兵攻击明军,麻贵败退。

    七月,刘铤、麻贵各自进攻蔚山、顺天,虽然没有攻下城门,但击毙倭军数千,也算取得了大胜。

    然而进攻泗川的董一元部,眼看已经拿下了泗川城寨,却意外地发生了火炮炸膛事故,随后更是引起了库连番爆炸,导致明军乱成一团。泗川守将岛津义弘哪能错过如此大好机会,他随即命令倭军出击,再次夺回了泗川的所有权。

    此时的钟南并未回国,而是在汉城大本营坐镇。当他收到董一元部的战报后,气得直拍桌子。

    “送给前线的火器,居然是伪劣品,武库司的人是干什么吃的?”

    “老大,您现在发再大的火也没用,还不如想想补救措施。”胡焕山劝解到。

    对于下属的直言进谏,钟南从不介意,只要对方说得对,他都是虚心接受。

    “还是你说得对,先想想怎么补救,其他的,待战事结束后再说。”钟南冷静了下来,思索一番后,一边说话一边提笔写字,“让朝廷从蓟州兵工厂重新采购火器,然后火速运往前线来!”

    胡焕山拿着钟南盖好印章的手书,快速出了门,他还要去安排人手送信呢。

    九月初,朝廷新采购的各式火器运抵汉城。

    九月底,明军的陆上三路人马,同时对倭军发动了攻势。由于蓟州兵工厂的新式火炮,不仅射程更远,威力也比之前大得多,轮番轰炸之下,居然打得倭军毫无还手之力。要不是他们仗着各自的高城厚墙,估计早就逃之夭夭了。

    十月初,陈璘在海上截击了倭军的运粮船队,并且一把大火,烧光了倭军的各种补给。

    同一时间段,路上三路人马在多日的围攻之后,终于先后拿下了泗川、蔚山和顺天,倭军残余人马全数逃回釜山大本营。

    丢光了占领区,又没了补充的粮食等物资,龟缩在釜山的倭军,士气迅速低落了起来。

    十月底,倭军已开始断粮,于是生了撤退之心。他们打算从蔚山分批逃走,哪知明军却没有给其机会。

    此时明军的水师部队由陈璘任提督,邓子龙任副将,马文焕任游击将军。在陈璘的安排下,数百艘战船分布忠清、全罗、庆尚各个海口。

    就在倭军将领撤退之时,陈璘派遣邓子龙偕同李舜臣联合出击,在露梁海上截击想援救加藤清正的倭军援军——包括立花宗茂、岛津义弘、小早川秀包、宗义智、寺泽广高等部,他们全都被堵在了露梁海域。

    水师副将邓子龙,字武桥,号大千,江西南昌人士。他是嘉靖三十七年的武举人出身,先在福建、广东沿海各地抗倭,由小校升到了把总。之后又先后参与镇压江西、广东等地的农民起义军行动。

    万历十一年,邓子龙痛击侵略攀枝花的缅甸木邦部落,并活捉缅甸军一众首脑,因此升任副总兵。

    之后的十来年,邓子龙又经历了被剥职入狱、戴罪立功、官复原职、被罢官等事件,从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了老头儿。

    别看邓老头已经七十多岁了,在露梁海战中却是勇往直前,誓要夺得首功。他亲率三艘巨舰攻向倭军,并自为前锋,打算和对方正面决战。

    倭军被邓子龙的这种不怕死的战法,打得屁滚尿流,一时间死伤无数。哪知己方士兵,不小心将火器误投到了他的船中,使战船起火。邓子龙无路可退之下,和倭军拼死一搏,最后英勇就义。

    同一时间,联合作战的李舜臣,想前去营救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