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第二次朝鲜战争(二)(第1/3页)  逆变158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次东征朝鲜之战,可以说是动用了国内的精锐部队,又联合了整个朝鲜的兵力,却被杨镐一下子给败弃了。得知消息后,满朝文武为此叹息不已,也有部分言官大肆弹劾杨镐。

    朱翊钧在听到汇报之后,同样大为震怒,当即同意了钟南的提议:撤销杨镐的经略使职务。皇帝本打算将杨镐立即押送回国,听候审判发落的,哪知首辅赵志皋却苦苦求情,最后只得作罢。

    赵志皋之所以为杨镐求情,一是受了内阁同僚沈一贯的委托;二是因为钟南的众议院,最近和内阁的矛盾,渐有激化的态势。

    而沈一贯之所以要帮杨镐,则是因为两人同属一个派系,而且杨镐之前的升迁,大多都是沈一贯操作的结果,他实在是不想自己的小弟丢了性命。

    经略使的职位相当重要,撤了杨镐,就得重新任命一个。邢玠等人本打算推荐蓟州巡抚万世德,可是皇帝却指定由钟南接任东征经略使一职。

    由于杨镐是由邢玠推荐的,内阁又刚为此人求过情,算起来都脱不了干系。是以对于皇帝的新任命,大家都不好阻挠,于是钟南顺利坐上了经略使的位置。

    虽然邢玠仍旧是东征朝鲜的总督,可是却没了实权,皇帝让钟南全权负责东征的一应事宜。看来,等到战争结束之后,邢玠的尚书位置,很可能就坐不稳了。

    钟南并不关心朝堂上的争斗,接到任命后,他立马全身心地投入了经略使的工作当中。

    二月,钟南招募江西水军,并以大海作为运兵通路,以作持久之计。同时,陈璘以两广之兵,刘铤以四川之兵,邓子龙以浙江、南京之兵赶赴朝鲜增援。各路大军加在一起,足足有五万余人,他们和新任经略使钟南一起到达了朝鲜战场。

    陈璘,字朝爵,号龙崖,广东韶州翁源县人。纵观其履历,可以发现他是个有趣的人物。

    嘉靖四十一年,潮州、英德等地数万平民起义,陈璘平乱有功,任指挥佥事,后升任广东守备。之后,他又接着剿灭了土匪赖元爵和岭东残寇。

    万历初年,陈璘又先后平定高要邓胜龙叛军和揭阳山贼钟月泉,因此升任都指挥佥事,佥书广东都司。

    万历二年,贼寇诸良宝在潮州府起事,李诚立平叛不力,总督殷正茂临时授予陈璘参将的职务,让他统帅一支部队去平叛。哪知陈璘居然鬼使神差地打败了诸良宝,之后他被授予肇庆游击将军,调任高州任参将一职。

    万历四年,陈璘因跟随总督凌云翼征伐罗旁山瑶民有功,升为副总兵,代理东安参将事宜。不久之后,贼匪余孽杀死官民,陈璘再次奉命平定叛乱。

    东安初定之后,陈璘大兴土木,营建寺庙,还役使他的部下,并且勒索他们出钱。这导致士兵们发生暴乱,还抢劫了州府县府,此事被巡抚御史罗应鹤上奏到朝廷,皇帝便下诏剥夺了陈璘的官职。

    东安暴乱平定后,陈璘改任狼山副总兵,不久再次被罢官。此次罢官后,虽然有很多人都爱惜陈璘的才干,却没人敢举荐他。

    第一次朝鲜战争期间,陈璘因熟悉倭寇战法,被提拔为神机七营参将,没过多久,又代理都督佥事,充任副总兵,协同防守蓟州。

    后来,陈璘又被命令统率蓟州、辽阳、保定、山东各军抵抗倭寇、保卫海防,职务为南澳镇副总兵。当朝廷准备和倭国和谈之时,陈璘则被派去协助防守漳州、潮州等地,哪知他借着机会贿赂时任兵部尚书石星,被有心人揭发,又导致被罢了官。

    我们可以发现,陈璘的为官生涯,基本上就是升迁、罢官、复职这几个关键词。其实还有一个很关键的词汇,也和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就是贿赂。

    据说,陈璘每到一个地方任职,首先要做的,就是拜访并贿赂他的上司。这一招,虽然屡试不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