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来吧,别再吊人胃口了。
“念在你一直都勤奋刻苦的份上,我今日便教你些实用的技法。”
“多谢老师!”
随后,李师爷开始讲起了自己的应试心得,以及一些独有的答题经验。
在他看来,想要学好八股文,无非就是多写多看,熟能生巧而已!这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前提。换句话来说就是,量变足以引起质变。
碍于时代的限制,李师爷当然说不出这句名言,道理却都相差不大。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那半个月的时间里,让张彦拼命的做题,以图积累出一定的答题量来。
这便是多写多练了。
而所谓的多看,主要指的是看名篇,即一些优秀的应试八股文。
科举推行至今,又因当年建文帝长久在位的缘故,导致了本朝较之原本历史上,文风更为浓厚。除了官方收集的一部分八股范文外,民间的时文刊印,同样十分盛行。
官方所保留的程文,流传出来的并不多,乡试和会试文章都不好弄到。
院试作为小考中的最后一关,也不是每一科文章都会收集,偶尔才从名列前茅的文章里选出寥寥几篇,连同当科中榜考生的名字,一并编入题名录。
外头流传的那些八股文集,价格也特别昂贵,张彦现在还买不起。
李师爷那儿倒有些存货,可惜都在江西老家,远水不解近渴。县衙里也收集有一些中榜的文章,可惜档次太低,算不上什么名篇,用得上的也就寥寥几篇。
训练张彦的那些时间里,李师爷自己其实也拟做了几篇好文章,此时便全送给了张彦回去研读
多年应举,他自有一番心得,可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除了多写多看以外,他还悟出了一些基本的写作技法,什么换字排比呀,起承转合呀,装腔作势呀今天全都一股脑儿的传授给了张彦。
最终,李师爷如此总结道:“写好文章,只须做到如下几点即可:一曰认题,二曰破题,三曰承题,四曰起讲”
“众所周知,制艺难在破题,一个好的破题,往往便是中榜的关键!然而想要做到此一点,却不容易,因而认清题意,实属重中之重。继而,揣摩考官之意咳咳,也是很有必要的。”
“切记,文要开合,更要照应,贵在错综,须得学会无中生有,尔我相形”
一上午的时间,他都在耐心的为张彦层层剖析着八股文。见识不可谓不精辟,教学更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经过他的专业讲解,张彦仿佛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脚踏入了八股文的无涯学海
也是到了此时,他才发现,自己之前写文时,早就已经无意识的运用上了一些技法,只不过一直都像是隔着一层薄薄的隔膜,始终无法深入去掌握这些技巧而已。
由此可见,李师爷果然是位考试达人,就是不知他当年为何没能一鼓作气,考中进士,金榜题名。
想到先前对于他的不满和不敬,张彦心里深深感到羞愧。
不说今日总结的这些经验,光是他前些日子那非人的教学方式,其实都是暗含深意在里面的。
通过自身的进步速度来看,李师爷已经足可当得‘名师’二字了,而非自己一直口口声声说的庸师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