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6节 池边春情(2)(第2/4页)  清山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衣,内中是洁白却朴素的小衣。忍不住心中叹息一声,好个玲珑有致的佳人儿!真不愧是圆致的法名。只是啊,穿这样宽大的缁衣,却将曼妙的身形尽数掩盖了。

    一面心里赞叹着,一面手忙脚乱的解开小衣,露出白皙而青涩的前襟,圆致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胸膛微微坟起,上嵌两颗红豆,羞涩的展露在君王眼前,给他珍而重之的含在嘴里,一只手顺小衣而下,分开双腿,正欲剑及履及的破体而入,不合门外有肃顺的声音响起,“主子,奴才肃顺告进。”

    皇帝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儿,翻身坐好,给圆致拉好身上的衣服,草草盖住,口中吩咐一声,“有什么事?”

    “皇上,该是用晚膳的时辰了。奴才已经命御膳房准备伺候了。”

    “传吧。”

    “喳。”肃顺答应一声,挑帘而入,目光在暖阁中扫视一圈,做到心中有数,明明看见皇帝一脸欲求不满的郁闷神色,故意不说破,跪倒请了安,口中说道,“皇上,奴才有事,想向主子造膝密陈。”

    皇帝无可奈何的点点头,摆手示意两个小尼姑暂时退下,这才问道,“肃顺,朕看你是越来越活回去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要这会儿奏陈?”

    “皇上息怒。所谓好饭不怕晚,嘴边的肉,皇上还怕吃不到肚子里吗?”肃顺嬉笑着说道,“奴才想请皇上的旨意,这……承恩之后,两位小师傅,该如何处置啊?”

    “哦,对了,这两个人,是你从 哪里找来的?”

    肃顺也不隐瞒,把前情说了一遍,皇帝听完一愣,“这个高峒元,是什么来头?朕回京之后,也曾经听皇后提起过此人呢!”

    “是。高峒元道学深厚,而且有志报效朝廷,可称道家大德。而释渡闲嘛,奴才不敢欺瞒主子,她所住持的降恩堂,在京中也是大有艳名。”

    皇帝耳中听着,心中在想,圆蕙、圆致承恩之后,势必不能再出宫去,不过这都没有什么,颐和园中建有佛堂,专辟一间,为这二尼容身,自己还时不时可以过来,领略这种异色风味,算得上一举两得,但释渡闲这样的,借佛门之名,暗中大张艳帜,短时间内还无妨,日后给人举发出来,如此有辱佛门的勾当,自己管是不管?“肃六?”

    “奴才在。”

    “日后啊,你有时间到这个什么降恩堂去一次,告诉那释渡闲,圆蕙、圆致精于佛法,朕宫中也正需要这样的几个人,行礼佛孝敬之事,便留在宫中吧。”他说,“至于那个什么降恩堂嘛,你照应一二,总不要让内中之事,为旁人所知,引发外间物议纷起的为尚。”

    “喳。”肃顺心领神会的点点头,大声说道,“奴才都记下了。明儿个奴才就到西山走上一遭,将主子的这番旨意,宣喻释渡闲大德。”

    皇帝又说,“还有那什么高峒元,朕看,他也是个有意上进的,你不妨收拢一番。不过,朕断不能容许这样的人有丝毫干预政事之途——朕曾经听人说,高峒元在京中打着什么道录司的名头,结交内侍,大言夸口,自称能帮人料理仕途展布之望,借机敛财——这件事你知道吗?”

    “这,奴才不知道。”

    “你告诉他,规规矩矩做人,正正经经做事,不论出家在家,朝廷都有一份恩典,要想借机生事,乘势敛财,朝廷律法能容,朕不能容。”他冷笑着说道,“不要以为在某些事上逢了朕的欢喜,就可以为所欲为,否则,他后悔嫌迟!”

    “是。”

    皇帝不再多说,转而问道,“你刚才说有事奏陈,是什么事?”

    “皇上,奴才不但在京中尼庵中搜罗佳丽,进而派人到两江之地为天子办差,只不过,”肃顺嘿声一笑,又再说道,“奴才府中派出去的人固然得力,但秉性荒疏,到两江之后如狂犬乱吠,不知道怎么着,官家查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