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节 前情回顾(4)(第2/4页)  清山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增进中英两国的密切合作,与总署衙门展开交流。

    咸丰四年的时候,中英两国就英国人提出的修约条款闹得不欢而散,伯明翰回国之后,将此番中国之行并无尺寸所进的成果向首相、外相做了汇报,特别是提到中国人有意在境内全面禁止鸦片贸易的政策,更是引得英国上下一片哗然。

    鸦片贸易额极大,是英国人不容有失的,中国人如此油盐不进,看起来还要仿效当年之法,派兵舰到中国沿海省份,发上几炮,中国人听见炮声,立刻就都吓得尿湿了裤子——则万事可成了!持这种观点的,以首相巴麦尊为旗帜。

    英国人做了两手准备,先是在咸丰五年的年中,派遣伯明翰再一次到了中国,希望借助外交途径能够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巴麦尊考虑到会谈一旦失败,就要施以雷霆!

    不过在英国,政府要对外动兵,不是简单的事情,英国下院的一个名叫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同为首相所在的辉格党成员,却对这种不惜借助武力,以达到售卖鸦片目的的做法大为不满!在上院公开指责巴麦尊,‘居然肯为了在自己国内都早已经被明令禁止的害人之物而派遣军队去到遥远的大洋彼岸,其目的只是为了伤害同样是上帝子民的其他国家,这难道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真正的绅士,应该的作为吗?’

    这样的声音得到了一些靠钢铁、军工、技术类的商团提供政治援助,而进入议会的议员们的极大赞同,同时,也得到了很多英国商人的附和。英国上下为是不是再一次派兵,吵得沸反盈天。

    到最后,由议院表决,这一次,令巴麦尊失望了。议院以压倒性的*结果,否决了首相的动议。便在这个时候,中国方面的消息反馈回来,事情有了一点变化。

    在这一次双方的商谈中,中方做了一点变通。就是从咸丰四年起运抵到各地港口的鸦片,以药物之用流通各省,同样是以咸丰六年为期,到期之后,不允许英国商人再运送鸦片入境——到了咸丰六年,要是还有未能销售完毕的鸦片,在贸易法案中规定,剩下的鸦片,一律充公!

    这个条件在中方看来已经是放开了怀抱,英国人却仍自不满:伯明翰不大清楚,文翰却是深知,在中国境内,有大批从云南等地出产的烟土,虽然质量不及印度所产,但胜在走私运进,不用缴税,所以售价很低,弄得英国鸦片没有什么销路。

    后来有个上海知县,名叫曾继浦,字杭生,也不知道怎么走通了肃顺的门路,上了一份奏折,提出一个很古怪的点子,这种方法说白了,就是从英国人手中掏钱。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中国允许英国售卖的烟土主要是存在上海、香港和广州码头仓库中的合计六万七八千箱,每箱除了照章上税之外,再由英国鸦片商人格外报效白银各一百七十五两,作为查禁私土经费——一旦走私烟土被查禁,则合法烟土的销路自然就会变得畅旺起来。

    英国鸦片商人为走私泛滥伤透了脑筋,觉得一百多两的报效银子虽然肉痛,好在是分薄下去,人均倒是能够承受的程度。而且,若是不肯的话,等到了期限,鸦片全数充公,更加是血本无归,便答应了下来。

    曾继浦走通肃顺的门路,把折子递了上去,皇帝不准。和英国人新签订的鸦片法案中明文规定,英国鸦片在中国是作为药物销售的,如果准了这道条陈,则百姓一定会以为,朝廷于鸦片弛禁,复吸之风大起,再想管,可就太难太难了!

    故此不但驳了曾继浦的折子,还命桂良将其严加申斥了一番,就是肃顺,皇帝也连着数日没有好脸色给他看。吓得肃顺哪敢多说?

    到了咸丰五年,宝鋆、容闳一行人从美国回来,虽然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总是两国关系开始升温的预兆,文翰立刻向总署衙门递交了照会,邀请大清国皇帝陛下仿照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