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三章 民政方略(第2/2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先说第一个问题,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咱们可不能像高迎祥和李自成那样做流寇举动,必须每到一处就要安顿军民。恢复士农工商百业秩序,让百姓恢复正常的生活作息,这样才能稳定民心。现在,难就难在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等待民间自然恢复,而必须有所作为去快速恢复”。

    位列右首第一位的宋献策率先接过话题,他现在拜辰王府右参军,与洪承畴的王府左参军分别协助统领政务和军务。这安顿后方以政务为主,所以,这事情他先发表意见道:“禀主上,臣以为安顿一方主要有四点:首先是任命新的州县官,各地旧朝官员逮捕之后如长时间无人理政,各地州县必然堆积各种弊病”。

    “其次是颁布律令整顿治安,新旧更替时刻,各种牛鬼蛇神出来浑水摸鱼乘火打劫必须要给以严厉打击犯罪者,恢复安稳各州县咨询,百姓才会信赖辰军”。

    “再次是明确赋税徭役政策,我军虽说钱粮有所储备,但也不能坐吃山空,这财源必须开源节流方是正道”。

    “最后是颁布招贤令,招揽各方各种有才之士加入辰军军政各部”。

    刘星含笑点了点头,这四条总结完全展示了宋献策的政治才干。不过,他还想听听洪承畴的看法,便向洪承畴问道:“宋先生的之言高屋建瓴,对时局之透彻如一针见血。师傅,您这边可有其他看法和补充”。

    洪承畴作为协助通过军务的左参军,原本不想太多干涉政务。不过,刘星的基业刚起步,懂政务的人只有宋献策一人,他不得不协助整理一二。略整理下思绪后,洪承畴说道:“大的概要,宋先生已经阐述了。咱们一点点祥叙,就关于各州县官任命一事,不知大王和宋先生可有适当的人选?为政一方的父母官是最要紧,王府的政令需要他们传达给百姓,对地方各种矛盾纠纷需要他们排忧解难地方百姓的忧愁和困苦需要他们上报到王府。所以,这一层官员要忠诚c能力c公正都要非常重要。臣下以为,不能从原有的官员里重新任命!”。

    洪承畴的观点有点出乎刘星的预料,虽然刘星自己已经有腹稿备案,但身为士人文官出身的洪承畴现在排斥明朝的原有官吏任职,这个有点突然。邓宽坐在刘星身后桌案一阵诧异,但略微惊讶之后又投入谈话记录中。刘星借鉴后世的习惯,所有大政方针的议论都会安排人记录过程的每个段谈话记录。然后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会议结论。

    刘星不知道的是,洪承畴之所以有此大变化,很大原因和他前一阵子展示的万国坤舆全图关系重大。那一次谈话,彻底解开了洪承畴多年的疑惑。只会通读四书五经,只会做文章的儒家官僚已经完全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他们是累赘!

    没等其他人发问,洪承畴自己说明原因:“历代科举取士,选拔的官员一个个都是熟读诗书,做文章写奏章一个个都是能手,但是否真正有能耐治理一方百姓,与一个人是否饱读诗书并无关碍!也就是说,科举以程朱理学为纲要教出来的官员都是无能居多”。

    宋献策也抚掌附和道:“正是如此!宋某当年看破了此节后,也不愿科考为官。治理天下需要理顺钱粮赋税,需要明正刑狱诉讼,需要教化百姓开其智慧,需要整修水利交通,需要明察引导百货流通这些本领,四书五经全都没提到!四书五经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圣贤总结出来的经典。世间的事情哪有一成不变的世道?”。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