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四 章 刀笔小吏的才干(第1/3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星听他们两人化后,哈哈大笑道:“看来,本王和诸位是不谋而合!这是本王在过去几年叫人追查记录下来的一本册子。这里面有不少人选,请宋先生和师傅看看是否适用!”。

    宋献策接过来翻开起来,看着片刻就长大了嘴巴,仿佛见到不可思议的事情

    洪承畴对宋献策的反应很诧异,接过宋献策看完后递过来的册子,只见上面写着:

    1:韦煦,河南兰考人氏,万历四十六年中举。连续两届会试不第后,先后出任过濮阳知府刘易之和青州知府沈从文的幕僚。崇祯四年,因在协助青州知府沈从文赈灾有功被举荐即墨县令。崇祯七年因得罪山东道御使周彦邦,被诬陷贪污公款之罪罢官关入济南大牢里。此人精通水利c赋税c刑狱方面理政之才,可列为知府候选。

    2:蕲孟联,沂州人氏,天启四年中举,会试二次不第,先后到莱阳县c胶州府c济南府任职幕僚。历任三地,善于刑事诉讼公断,曾破过二起命案c五起盗窃案c二起抢劫案。因家境贫穷,为官偏向拼命百姓,对富家大户颇有偏见。可列为知府候选。

    3:陈秀丰,聊城人氏,出身商家家族,万历四十三年中秀才,之后历次乡试不第,在家协助家族打理事务两年。后经过同窗引荐,到平阴县任幕僚,后又转到德清县任幕僚。此人擅长平贾之道,并对税赋事务熟悉,可列为巡抚或者知府衙门属官候选。

    洪承畴虽然不明白“12”这类符号是好什么意思,但也看懂了是统计排序需要。类似这样人物记录,整整四百多条。这里面的所有人共同的特点,就是全部非进士出身,又有一定的文书治理地方民政功底的吏员。这类人在大明官制里,都是不入品,不拿朝廷俸禄的吏。

    在明朝有品阶的官员成为官,依附于官员没有品阶的幕僚书办的辅助人员称为吏。这些人才是真正办事的人,他们的薪水报酬来关于地方财政和潜规则收入,而知府c知县这些地方一把手往往只是甩手掌柜。不错,这些人当官至少比那些进士老爷们靠谱的多,虽然洪承畴自己也是进士出身。

    刘星的势力不知不觉中就记录了这么多人,可见刘星早有预案。作为新主的左膀右臂,洪承畴知道自己这个该做什么,便说道:“主上,臣下对此官员人选的才能无异议。只是,他们的忠心和公心,怕是要有防范”。

    宋献策也点头同意。

    刘星微笑道:“这简单,齐鲁商会这些年培养不少管事,就从中选一些担任知府。这些人选一些做知县,识趣悉心做事者,日后自会提拔重要如果抵抗或偷奸耍滑者,要么杀,要么关。是加入辰军做地方父母官,还是被斩首示众?我想,他们知道怎么选。另外,本王准备了一份效忠书让他们画押,胆敢借机中饱私囊或者徇私舞弊者,按律处置”。言语谈笑间杀气逼人,让身后记录的邓宽脊背凉梭梭的。

    开玩笑,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的!既然你是人才,那就做好站队选择。跟着干就给功名利禄,不跟着干的一律清理掉!想要做忠良之辈,去监狱里和那些进士老爷们为伴或者到地狱里去向列祖列宗去说。四百多个候选人,填到山东十六个县,花点心思总会填满吧。他们如果不干,还有很多人排队愿意干。

    宋献策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乱世用重典,打天下不能婆婆妈妈的。洪承畴也略微愣了下也同意了。至于何胜和萧运等一干武将,对文官粗暴一点?完全没问题!特别对这些旧朝老爷们,不折腾他们折腾谁。

    这样,对官员的任命问题,暂时就盖棺定论了。

    第二条,治安律法的问题。

    目前,山东各县都驻扎了一些兵马进行了军事化管制,少的二百,多的百。但是军人管制短时间可以,长时间绝对会出问题的!所以各州县重建衙役队伍也是势在必行,最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