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七章 祖大寿的选择(第1/3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现在,洪承畴总算明白了刘星是如何打败清兵骑兵的。这九宫阵的临阵排兵方式,他洪承畴没见过,其他势力也学不了这种战法。因为,只有辰军才掌握了掌心雷这种利器,有足够财力穿戴多种衣甲防护清兵的骑射骚扰,也只有辰军有三百门这种特种新式火炮。

    说实话,见过掌心雷和流膛炮之后,洪承畴才明白刘星为何能称霸海上。这种国之重器,确实是令江山社稷变色的资本!

    “既然你不打算取山海关。那就是说,你也没打算直接直捣黄龙取京城了?这让我不明白,如果你直接攻克京城,就等于获得天下大势的话语权”,洪承畴发出自己的疑问。洪承畴不愧是军事战略大家,从刘星安排祖大寿的细节上,就看出刘星战略选择的形迹。

    刘星摆了摆手,说道:“不是这样的。现在攻取北京只会引人瞩目,京城和北直隶眼下不适合做根基之地。朱棣靖难入南京后,天下可以传檄而定,那是因为是他姓朱。而我不同,如果我的辰军入京,我刚肯定,一个月内会有新的朱家藩王登基称帝。那样会让战局陷入搅和状态。此非我所愿也!”。

    洪承畴继续问道:“那你的想法是?”,洪承畴很快进入了自己角色定位。

    刘星说道:“我想向听听师傅的看法”。

    洪承畴说道:“既然你的根基在长岛和金州半岛,海上都是你的地盘。那从海上出击,就有三种选择:”

    “其一,取北京!所以北京后,大明就会先陷入nn。此策虽然过早暴露实力,但也打破了朝廷的指挥中枢,会使天下兵马陷入群龙无首境地。至于其他的势力,到时以你的精锐之师,可以分而破之!而且,你去京城后,吴三桂和曹文诏的兵马都会加入辰军!所以这是上策”。

    “其二,取南京!以江南钱财之根基供养军队,以辰军精锐的水师封锁长江水道,你可以在二年内横扫江南半壁江山。但是江南人富足有余而进取不足,并非好兵源之地。所以,这是中策”。

    “其三,取山东!这几年山东相对稳定,以山东半岛的人口和财力为根基也不差,以辰军海上贸易为助力。你的陆军从登莱滨三府登陆,再用水师封锁黄河水道,以你的兵力,六个月之内必取之。在那之后,可选择从江淮南下江南,也可从兖州进去河南与李自成角逐中原。但山东齐鲁之地也容易陷入南北夹击之中。所以,这是下策”。

    刘星点了点,如果只从原先的青龙帮势力看,这种策略分析确实是中规中矩的。但辰军却不仅仅青龙帮的海上势力,自己在内地的根基,一点也不比海上差。

    刘星从桌案的夹子里抽出一份地图摆出来,向洪承畴示意道:“我在山东还有九万人,在江苏有四万人,其他地方也零零散散也有些人马。其实山东已经在我掌控之下,我只要一个月,就可更换山东全境旗帜。我是山东人,最早的根基就在山东,就是水师的很多将领,也是我从山东带出去的”。

    “所以,原本是下策的取山东之选,在我看来却是上策之选。取山东江苏后,我辰军优先取江南之地然后以南方的财力人力为根基,再帅师北上!虽说自古以来,以北方统一南方的王朝居多,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点。汉晋隋唐宋能以北方统一南方,是因为那时的中原才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天下人口财力尽在中原。而今日之情形却完全相反,北方的河北c山西c陕西c河南经过十几年的灾荒和战乱,早已人口凋零破败不堪了。而南方各省没有太多的战乱破坏,才是霸业根基之地!”。

    “所以,就因时而异因地制宜的天时地利而言,我们辰军选择先攻南方,而后取北方!至于京城的那些人,先让他们折腾,只要我截断江南往北方的漕运之路,南方的钱粮都道不了京城。北京城也就是秋后的蚱蜢,跳不了几天多久的。其实,留着崇祯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